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9964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定量分析不能掌握定量测定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常见的定量测定实验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等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气体体积的测定是考查的重点,对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2)测定实验中还要注意消除干扰气体的影响,如可利用“惰性”气体将装置中的干扰气体排出。(3)要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反应结束后可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

2、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4)许多实验中的数据处理,都是对多次测定的结果求取平均值,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测定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易错典例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1)测定反应结束后硝酸的物质的量,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2)测定NO的体积。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装置进行Ag

3、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填各导管口编号)。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3)气体成分分析。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1)0.008 mol0.012 mol(2)A因为A装置可以通入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1 2 3 5 4 7液体冷却到室温,并使集气瓶和量筒内液面相平(3)有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的体积0012 mol 0.0

4、04 molV(NO)0.004 mol22.4 Lmol10.089 6 L0.112 L,所以有NO产生。物质制备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实验操作顺序。如与气体有关实验的操作为: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2加热操作的要求。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3尾气处理方法。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4特殊的实验装置。

5、制取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用碱石灰吸收测定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时,前面要干燥,末端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易错典例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装置用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B图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C图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D图丁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答案】C气体制备中的常见易错点1制备气体时误认为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避免浪费,应该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2无水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误认为可以干燥任何

6、气体,其实CaCl2不能干燥氨气。3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而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4实验室里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错误认为MnO2和稀盐酸加热也能发生反应。5SO2具有还原性,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错误认为SO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其实不然。6误认为倒扣的漏斗一定能防止倒吸。如下图装置不能防倒吸。【易错典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B装置能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Cl2C装置可用于制备少量CO2D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少量NH3【答案】D中和滴定中的几个易模糊点1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方,大刻度在滴定管下端,故前仰后俯体积偏小

7、,前俯后仰体积偏大。2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滴定终点。3在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中,要看清楚是标准液滴定待测液还是待测液滴定标准液。标准液在滴定管中与标准液在锥形瓶中产生误差情况相反。、【易错典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 mL 0.2 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 mL 0.2 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

8、0.200 0 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0.0520.0018.8019.95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pH,结果如下:醋酸溶液浓度(molL1)0.001 00.010 00.020 00.100 00.200 0pH3.883.383.232.882.7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

9、论:随着醋酸溶液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答案】实验一:(1)胶头滴管250 mL容量瓶(2)0.200 0 molL1实验二:(1)0.010 0 molL1醋酸溶液的pH大于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1)(2)增大实验三: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在几种不同温度时的pH实验三:将相同浓度的醋酸放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然后测其pH即可。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铜粉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B用氨水鉴别NaCl、MgCl2

10、、A1C13、NH4C1四种溶液C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草酸的还原性D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氨气【答案】C【解析】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不能用排水收集,A项错误;B.上述四种溶液加入氨水后、会产生白色沉淀,而和则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鉴别四种溶液,B项错误;C项,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还原草酸溶液,酸性KMnO4溶液呈紫色,反应后生成的含溶液无色,所以能用其证草酸的还原性,C项正确;D.加热氯化铵固体会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但是氯化氢和氨气相遇会反应又变回氯化铵固体。答案选C。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50 mL量筒准确量取25.00 mL NaOH溶液B除去乙酸乙酯中

11、溶解的乙酸,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C向含有CuCl2的FeC1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搅拌、过滤,得纯净 FeCl3溶液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a2SO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SO2【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物质制备及分离提纯等,意在考查考生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对于A项,要明确中学常用量器的精确度,如:量筒、托盘天平、温度计一般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滴定管、移液管一般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而电子天平精确度更高。对于D项,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某些化学性质等,难溶于水的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反应的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之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

12、过碳酸钠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通过反应得到的一种固体物质,具有双氧水的性质,主要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去污剂、清洗剂以及杀菌剂,一种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碳酸钠是混合物B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应该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再冷却析出更多过碳酸钠C稳定剂使碱性溶液转化为酸性溶液,让过碳酸钠更稳定D操作a应该是过滤、洗涤【答案】D【解析】过碳酸钠是具有确定化学组成的化合物,选项A错误。高温会使过氧化氢分解而无法得到过碳酸钠,选项B错误。稳定剂是硫酸镁(中性)和硅酸钠(碱性),都不可能使溶液显酸性,选项C错误。得到过碳酸钠以后,经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就得到产品,选项D正确。4某小组以石膏(C

13、aSO42H2O)为主要原料制备(NH4)2SO4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B是NH3,可循环利用B操作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C操作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NH4)2SO4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答案】D点睛:氨气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5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装置和使用的药品均正确且能达列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Cl2 B干燥并收集SO2C制硝酸铜 D制备NaHCO3【答案】C【解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

14、需要加热,故A错误;SO2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为防止污染,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故C正确;把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导管伸入溶液中,通入氨气要防倒吸,故D错误。6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制备反应原理为:LaCl3+6NH4HCO3= 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1)盛放稀盐酸的仪器为_。(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 。_(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4)X中盛放的试剂是_,其作用为_。(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_。(6)La2(CO3)3质量分数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