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4098456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家用燃气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电气安全、非直排式取暖器的NOX污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A 取暖器结构示意图-按排烟方式分类表A.1给出了按排烟方式进行分类的取暖器结构示意图。表A.1 取暖器结构示意图类型图示说明烟道式取暖器烟道强排式取暖器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内,燃烧后的烟气在风机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烧室压力为负压状态)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内,燃烧后的烟气在风机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烧室压力为正压状态)烟道式自然排气取暖器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内,燃烧后的烟气在自然抽力作用下排向室外表A.1 (续)平衡式取暖器自然平衡式取暖器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外,燃烧后的烟气在自然抽力作用下排向室外强制平衡式取暖器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外,燃烧后的烟气在风机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烧室压力为负压状态)燃烧用空气取自室外,燃

2、烧后的烟气在风机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烧室压力为正压状态)直排式取暖器燃烧后烟气直接排向室内AB附录B (规范性附录)电气安全B.1 一般要求B.1.1 如I类燃气取暖器(本附录以下简称为器具)带有未接地、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而且未使用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则应按对II类器具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B.1.2 如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非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部件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否则按对类器具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B.2 防护等级 器具防护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a) 电击防护等级应为类、类或类;b) 室内安装的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

3、2X;c) 室外安装的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25;d) 通过视检和相关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B.3 标志和说明 按GB 4706.1-2005中7.1、7.8、7.12.5、7.14的规定进行。B.4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B.4.1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包括不使用工具打开盖子和取下可拆卸部件的状态。 B.4.2 类器具和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对与基本绝缘以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应有足够的防护。B.4.3 按GB4706.1-2005中第8章的规定试验对易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B.5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B.5.1 在

4、工作温度下,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且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并在符合以下基本规定时进行试验:a) 通过B. 5.2和B. 5.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b) 器具工作的时间一直延续至正常使用时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 c) 以1.06倍的额定电压供电;d) 在进行该试验前断开保护阻抗和无线电干扰滤波器。 B.5.2 在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的测试时,按以下规定进行:a) 通过用GB/T 121132003中图4所描述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和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被连接的金属箔面积不超过20cm10cm,并与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相接触。注: GB/T 121132003

5、中图4所示的电压表均能测量电压的实际有效值。b) 对使用单相电源的器具,其测量电路在以下图中给出: II类器具,见GB4706.1-2005 中图1; 非II类器具,见GB4706.1-2005 中图2。c) 将选择开关分别拨到a、b位置来测量泄漏电流。d) 器具工作的时间一直延续至正常使用时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之后,泄漏电流不应超过下述值: II类器具,0.25mA; I类器具,3.5mA; e) 如器具装有在试验期间动作的控制器,则应在控制器断开电路之前的瞬间测量泄漏电流。注: 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来进行试验,是为了验证连接在一个单极开关后面的电容器不产生过高的泄漏电流。f) 宜通过一个

6、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器具应与地绝缘。g) 在被测表面上,金属箔要有尽可能大的面积,但不应超过规定的尺寸,如果金属箔面积小于被测表面,则将其移动以测量该表面的所有部分。器具的散热不应受此金属箔的影响。B.5.3 在工作温度下电气强度的测试按以下规定进行:a) 断开器具电源后,器具绝缘立即经受频率为50Hz的电压,历时1min; b) 用于此试验的高压电源在其输出电压调整到相应试验电压后,应能在输出端子之间供给一个短路电流Is;c) 电路的过载释放器对低于跳闸电流Ir 的任何电流均不动作,不同高压电源的Is和Ir值见表B.1;d) 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非金属部件用金属箔覆盖,对

7、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有中间金属件的II类结构,要分别跨越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来施加电压;e) 应注意避免电子电路元件的过应力;f) 试验电压值按表B.2的规定;g) 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注: 不造成电压下降的辉光放电,可忽略。表B.1 高电压电源的特性试验电压/V最小电流/mA短路电流,Is跳闸电流,Ir40004000和1000010000和2000020080401004020注: 此电流是以在该电压范围的上限,短路和释放能量分别为800VA和400VA为基础计算得出的。表B.2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绝 缘试验电压/V额定电压a工作电压, U安全电压SELV150150和250b25

8、0基本绝缘500100010001.2U+700附加绝缘125017501.2U+1450加强绝缘250030002.4U+2400a 对多相器具,额定电压是指相线与中性或地线之间的电压。对480V的多相器具,试验电压按额定电压150V和250V的范围进行规定。b 对额定电压150V的器具,测试电压施加到工作电压在150V和250V范围内的部件上。B.6 额定输入电功率偏差器具运行时,额定输入电功率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a) 额定电功率不大于25W时,偏差应不大于+20%;b) 额定电功率大于25W且不大于300W时,偏差应不大于+20%;c) 额定电功率大于300W时,偏差应不大于+15%或6

9、0W(选较大的值)。B.7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B.7.1 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且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并在以下基本规定下进行时试验:a) 通过B.7.2和B.7.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b) 在进行试验前,保护阻抗应从带电部件上断开;c) 使器具处于室温,且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B.7.2 交流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被连接的金属箔面积应不超过20cm10cm(它与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相接触),然后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a) 试验电压为1.06倍的额定电压。b) 在施加试验电压后的5s内,测量泄漏电流。c) 泄漏电流应不超过下述值: 对II类器具: 0

10、.25mA; 对I类器具: 3.5mA; 器具带有无线电干扰滤波器,时断开滤波器时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B.7.3 电气强度的测试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 在B.6试验之后,绝缘应立即经受1min频率为50Hz或60Hz基本正弦波的电压;b) 表B.3中给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绝缘的试验电压值;c) 绝缘材料的易触及部分,应用金属箔覆盖;注: 注意金属箔的放置,使绝缘的边缘处不出现闪络。表B.3 试验电压绝缘方式试验电压/V额定电压a工作电压,U安全特低电压SELV150150和250b250基本绝缘500125012501.2 U +950附加绝缘125017501.2 U +1450加

11、强绝缘250030002.4 U +2400a对多相器具,额定电压是指相线与中性或地线之间的电压。以在150V和250V的范围内的额定电压值作为480V多相器具的试验电压。b对额定电压150V的器具,测试电压施加到工作电压在150V和250V范围内的部件上。d) 对入口衬套处、软线保护装置处或软线固定装置处的电源软线用金属箔包裹后,在金属箔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将所有夹紧螺钉用GB4706.1-2005表14中规定力矩的三分之二值夹紧;e) 对I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250V,对II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750V;f) 试验用的高压电源应符合B.5.3的规定;g) 对同时带有加强绝缘和

12、双重绝缘的II类结构,其施加在加强绝缘上的电压不应对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造成过应力;h) 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不能分开单独试验的结构中,该绝缘应能经受住对加强绝缘规定的试验电压;i) 在试验绝缘覆盖层时,可用一个砂袋使其有大约为5kPa的压力来将金属箔压在绝缘上。该试验可限于那些绝缘可能薄弱的地方,例如:在绝缘的下面有金属锐棱的地方;j) 如可行,绝缘衬层应单独试验;k) 避免对电子电路的元件造成过应力;l) 试验初始,施加的电压不应超过规定电压值的一半,然后平缓地升高到规定值;m) 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 B.8 结构 B.8.1 在正常使用时,器具的结构应使其电气绝缘不受到在冷表面上可能凝

13、结的水的影响, 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B.8.2 非自动复位控制器的复位钮,如其意外复位能引起危险,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可能发生意外复位,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B.8.3 应有效的防止带电部件与热绝缘的直接接触,除非该材料为不被腐蚀、不吸潮且不能燃烧的,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B.8.4 木材、棉花、丝、普通纸以及类似的纤维或吸湿性材料,除非经过浸渍,否则不应作为绝缘材料使用,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B.8.5 操作旋钮、手柄、操纵杆和类似零件的轴不应带电,除非将轴上的零件取下后,轴是不易触及的。通过视检,并通过取下轴上的零件,用GB 4706.1-2005中8.1规定的试验探棒确定其是否

14、合格。B.9 内部布线 B.9.1 器具内部布线通路应光滑,而且无锐边棱边,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布线的保护应使它们不与那些可引起绝缘损坏的毛刺、冷却或换热用翅片或类似的棱缘接触;b) 有绝缘导线穿过的金属孔洞,应有平整、圆滑的表面或带有绝缘套管;c) 应有效地防止布线与运动部件接触;d) 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B.9.2 内部布线的绝缘应能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电气应力,按下述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a) 基本绝缘的电气性能应等效于GB/T 5013.1或GB/T 5023.1中规定的软线的基本绝缘,或者满足b)规定的电气强度测试; b) 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电压,持续15min,不应击穿。注1: 如果导线的绝缘不满足这些条件之一,则认为该导线是裸露的。注2: 该试验仅对承受电网电压的布线适用。 B.9.3 当套管作为内部布线的附加绝缘来使用时,它应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通过视检并通过手动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B.9.4 黄/绿组合双色标识的导线,应只用于接地导线,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B.9.5 铝线不应用于内部布线,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注: 绕组不被认为是内部布线。B.9.6 多股绞线在其承受接触压力之处,不应使用铅-锡焊将其焊在一起,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能使得此处不会出现由于焊剂的冷流变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通过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