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409843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Specifications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Peanut(征求意见稿)图1 - - 发布 - - 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观测原则和观测地段要求15 发育期观测36 生长状况观测47 生长量观测68 产量结构分析(考种)79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710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811 主要病虫害观测812 观测簿表填写913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9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花生生长量测定10附录B (规范性附录)

2、 花生产量结构分析(考种)12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花生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13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花生观测簿表填写15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花生农业气象观测簿及报表格式20参考文献4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驻马店市气象局、泛区农场气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红、马青荣、成林、杨光仙、王秀萍、李书岭、李彤霄、杜子璇、胡程达、房稳静、史桂芬、郑亚杰、武建华、陈建杰。引言花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广泛。从播种到成熟,花生的生长发育都深受气象条

3、件影响,对花生进行标准化的农业气象观测很有必要。依据1993年原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农业气象观测人员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试验验证结果和专家意见,编制出本标准,为各地开展花生气象业务、服务和相关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29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花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花生农业气象观测规则,包括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发育期、生长状况、生长量、产量结构分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田间工作记载等的观测内容、观测时次、标准和计算方法,观测结果的记载记录格式等内容及观测簿表填写。本标准适用于花生农业气象观测的业务、服务和相关研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

4、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408-2013 花生栽培观察记载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平行观测parallel observation 观测作物生育进程、生长状况和产量构成要素,同时观测作物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田间土壤湿度等)。3.2 观测地段observation plot 定期进行作物生育状况观测的相对固定的田间样地。3.3 植株密度plant density 单位土地面积上花生植株的数量。注: 以株数每平方米表示。

5、3.4 花生空秕荚empty and blighted pod荚果中无籽粒或籽粒不足正常籽粒1/10的荚。4 观测原则和观测地段要求4.1 观测原则观测应遵循以下原则:a) 平行观测。观测花生的发育进程、生长状况、产量形成的同时,应观测花生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等)。花生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气象观测场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观测可作为气象要素的平行观测。点面结合。在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的同时,当花生进入关键生育期和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时,应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以增强观测的代表性。4.2 观测地段要求4.2.1 观测地段要求观测地段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a) 观

6、测地段能代表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地势、主要耕作制度、种植管理方式及产量水平。b) 观测地段应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调整应选择与原观测地段条件较为一致的农田。c) 观测地段作物品种应为当地的主栽品种。d) 观测地段面积宜超过1hm2,不应小于0.1hm2。确有困难可选择同一种作物成片种植的较小地块。e) 观测地段距林缘、建筑物、道路(公路和铁路)、水塘等应在20m以上。应远离河流、水库等大型水体和灌溉机井,尽量减少小气候的影响。f) 生育状况调查应选择能反映当地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水平的不同类型的田块,可与农业部门苗情调查点相结合。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调查应在能反映不同受灾程度的田块上进行,不限

7、于观测地段的花生品种。4.2.2 观测地段资料观测地段资料应包括:a) 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内容包括:1) 观测地段的位置、编号。2) 气象观测场的位置。3) 观测地段的环境条件。如村庄、树林、果园、山坡、河流、沟渠、湖泊、水库及铁路、公路和田间大道的位置。4) 其它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方位和高度。b) 观测地段说明,内容包括:1) 地段编号。2) 土地使用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3) 地段所在地的地形(山地、丘陵、平原或盆地)、地势(坡地的坡向、坡度等)及面积(hm2)。4) 地段距气象观测场的直线距离、方位和海拔高度差。5) 地段环境条件,如房屋、树林、水体、道路等的方位和距离。6) 地段的种

8、植制度及前茬作物,包括熟制、轮作作物和前茬作物。7) 地段灌溉条件,包括有无灌溉条件、保证程度及水源和灌溉设施。8) 地段地下水位深度,记“大于2m”或“小于2m”。9) 地段土壤状况,包括土壤质地(砂土、壤土、粘土、砂壤土等)、土壤酸碱度(酸性、中性、碱性)和肥力(上、中、下)情况等。10) 地段产量水平。分上、中上、中、中下、下五级记载。约高于当地近5年平均产量的20%的为上,高于平均产量10%20%的为中上,相当于平均产量为中,低于平均产量10%20%的为中下,低于平均产量20%的为下。4.2.3 观测地段分区将观测地段按其田块形状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小区,作为4个重复,按顺序编号,各项观

9、测在4个区内分别进行。为便于观测工作的开展,应绘制观测地段分区和各类观测点的分布示意图。5 发育期观测5.1 观测的发育期包括播种期、出苗期、三真叶、分枝期、开花期、下针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5.2 发育期的形态特征 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如下: 出苗期:花生幼苗从土壤表面露出,第一片真叶展开。 三真叶:在第二真叶出现后,出现由四片小叶组成的第三真叶。 分枝期:在子叶叶腋间出现第一对侧芽,长约1.0厘米。部分花生品种在出苗期时,已进入分枝期,应按实际出现日期记载。 开花期:花序上第一朵花的旗瓣开放。第一批花在茎的基部,接近地表,须仔细观测。 下针期:第一批果针向下弯曲达到土壤表面。应仔细观测

10、,特别是对蔓生品种。 盛花期:开花植株达到70%。 终花期:90%以上植株停止开花。 成熟期:植株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及中部叶片正常脱落或变为褐色,荚果变硬,荚壳变薄,籽粒饱满,种皮呈现该品种正常颜色。可从土中挖取荚果观测。5.3 观测要求5.3.1 观测点位置在观测地段4个区内,各选有代表性的一个点,作上标记并编号,发育期观测在此进行。观测点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使之纵横都不在同一行上,测点距田地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2m,尽量避免边际影响。不得将测点选在田头、道路旁和入水口、排水口处。5.3.2 观测点面积选取23行,直播花生每行长可包括1520株。穴播花生每个测点连续固定5穴。间套种花生可酌情加

11、大。5.3.3 观测时间从播种当日开始到成熟期结束,隔日观测。若规定观测的相邻两个发育期间隔时间较长,在不漏测发育期的前提下,可逢5和旬末观测。观测时间一般在下午。5.3.4 观测植株选择在发育期测点内,固定植株观测,直播花生每个测点连续观测10株,4个点共取40株。穴播花生每个测点连续观测5穴。观测在保护地内进行时,应注明。5.4 发育期的确定当观测植株上出现某一发育期特征时,即为该个体进入了某一发育期。地段花生群体进入发育期,以进入发育期的株数占观测总株数的百分率(取整数)确定。各发育期分别按下述方法确定: 播种期以实际播种日期记载; 出苗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以目测确定; 其他发育期

12、以进入发育期的百分率确定。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0%时为该发育期的始期,大于或等于50%时为发育普遍期。一般发育期观测到50%为止。5.5 特殊情况处理如遇下述特殊情况分别处理,并在E.1“发育期观测记录”表的备注栏进行备注: 因品种等原因,进入某发育期的植株比例达不到10%或50%时,如果连续3次观测进入该发育期的植株数总增长量不超过5%,则停止观测,因天气原因所造成的上述情况,仍应观测记载; 如某次观测结果出现发育期百分率有倒退现象,应立即重新观测,检查观测是否有误或观测植株是否缺乏代表性或是否受灾,以后一次观测结果为准; 因品种、栽培措施、灾害等原因,有的发育期未出现或发育期出现异常现象,应

13、予记载; 固定观测植株如失去代表性,应在测点重新固定植株观测,当测点内观测植株有3株(2穴)或以上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 在规定观测时间遇有妨碍田间观测的天气或旱地灌溉时可推迟观测,过后应及时进行补测; 如果未成熟提前收获,则成熟期记收获日期,并备注提前收获的原因和收获时的成熟度。6 生长状况观测6.1 观测项目包括植株密度、植株高度、茎粗、侧枝长、株型指数、株型、分枝型、下针数、生长状况评定。6.2 观测时间各项目的观测时间及相关要求如下: 在三真叶期测定植株高度、密度;需间苗的密度在间苗后测定; 在分枝期进行高度观测,如分枝出现在三真叶前,则无需再进行测定; 在开花期进行植株高度、侧枝

14、长、株型指数、株型、分枝型的观测; 在下针期和终花期进行植株高度、茎粗、侧枝长的观测。 在终花期进行下针数的观测。 在成熟期进行植株高度、密度的观测。6.3 高度测量6.3.1 测量地点和植株选择高度测量在发育期观测点附近,选择植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测点需距田地边缘2m以上。条播稀植花生植株不固定,连续取样测量。每个测点连续取10株,共40株。测量值以c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平均值取一位小数。6.3.2 测量方法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到顶部第一个完全展开叶叶节(叶枕处)的长度。6.4 植株密度的测量6.4.1 测点选择第一次密度测定时在每个发育期测点附近,各选有代表性的一个测点,做上标记,以后每次密度测定都在此进行。测点距田地边缘需在2m以上。如果测点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并注明原因。6.4.2 1米内行数平作地段每个测点量出10个行距(1-11行)的宽度;畦作地段应量出3个畦的宽度,然后数出其中的行距数;间套作量取包括两个组合以上的总宽度,数出花生行距数。宽度以米为单位,取二位小数。4个测点总行距数除以所量总宽度,即为平均1米内行数,取二位小数。条播花生“1米内行数”的测定,仅在第一次密度测定时进行一次。6.4.3 1米内株数、1米内穴数直播花生每个测点连续量出20个株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