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97836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卷(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 分。)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 商品经济 B. 自然经济 C. “匠户”制度D. “海禁政策”2、下列对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

2、物 B.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和专制统治 C. 在封建社会初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有利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3、下列关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 它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它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早期的民族工业都是机器工业 D. 它的产生是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4、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 “市”门在白天定

3、时开关5、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6、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梁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三大改造运动7、1910年

4、,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 )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 政府的大力支持 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A. B. C. D. 8、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 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B. 增强企业活力 C. 改革管理体制 D. 改革分配制度9、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

5、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 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 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 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 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10、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 ( )A. 丝绸之路 B. 郑和下西洋 C. 美洲的独立运动 D. 新航路的开辟11、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包括 ( ) A. 引起“商业革命” B. 引起“价格革命” C. 证明地圆学说 D.“农业文明”兴起12、1

6、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荷兰 D. 西班牙1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是 ( )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供给学派理论14、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两次工业革命是原动力 殖民体系的确立是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是主要手段 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其政治体现A. B. C. D. 15、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 ) A. 缓和社会矛盾 B. 刺激社会消费 C. 改善劳资关系 D. 美化政府形象16、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

7、滞胀”状态的出现说明 ( ) A. 凯恩斯主义失灵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败 C. 需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 D. 垄断已不适应经济发展17、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18、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

8、得新生”的举措是 (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衣服,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多种所有制并存 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2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中外合资的结果 B. 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9、.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 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2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 )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商业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 ) A. 江苏、山东 B. 安徽、四川 C. 安徽、福建 D. 广东、四川2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 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万分长

10、期共同发展24、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B. 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 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25、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种玉米,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大量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 列 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26、二战后,日本能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得力于日本推行 ( ) A. 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B. 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是 (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化 D. 家庭联产承包28、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