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7820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沾益区一中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u: 64 Zn 65 第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

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2恒温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 H0,并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容器体积不变,充入O2,平衡向右移动,O2的转化率一定增大B若容器体积不变,充入Ar,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C若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D若容器压强不变,再充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新平衡时C(SO2)增大3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

3、,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mo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B向0.1molCH3COONa溶液加入少量水,溶液中不变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 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

4、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Zn(OH)+2e= Zn+4OH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6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含有NH4+、Cl-、H+、OH-离子的溶液中,一定有:c(Cl-)c(NH4+)c(H+)c(OH-)B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0.1mol/L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725时

5、,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 (s) Mg2+ (aq) +2OH- (aq),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Ksp保持不变,故上述平衡不发生移动 B若向Mg(OH)2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沉淀将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Mg2+)会增大 D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固体质量将增大 第 II 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8.(18分) .依据氧化

6、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1)已知4gCH4(g)在25、101KP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时放出222.5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H4(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以此反应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则正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是: .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

7、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N2(g)+O2(g)2NO(g) H180 kJmol-12NO(g)+2CO(g)N2(g)+2CO2(g) H746kJmol-1则反应CO(g) +O2(g)CO2(g)的H kJmol-1。9 (14分) 随着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及对其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生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 CH3OH(g); I.根据下图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时, (1)若升高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8、K值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00时,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 (用字母表示)(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II.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和20molH2,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 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

9、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 。(2)若C点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体积保持不变,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 C.通入CO D通入H2 E再通入5molCO和10 mol H2(3)若A点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在温度不变且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10. (12分) 某学生用0.1mol/L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

10、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 (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 ,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11. (12分) (1)某温度(t)

11、时,水的离子积为KW =1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 。 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 。(2)常温下,01molL-1HA溶液中,=。现取01molL-1HA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混合后溶液呈_性(填“酸” “碱”或“中”),该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0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大于”

12、“小于”或“等于”)。(3)已知NaB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将010molNaB和005molHCI溶于水,得到1L溶液。 已知该混合溶液为弱酸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向上述混合液中再加入003mol NaOH,溶液中n(B)n(OH)n(H)=_mol。沾益区一中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C 7.A8. 、 (16分)(1)Cu AgNO3(2)正 Ag+ +e -=Ag Cu2e -=Cu2+ 、 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 = CO2(g)+2H2O(l)H=-890KJ/mol. 电极方程式: O2 + 2H2O + 4e- = 4OH- .(1)NO2 (g) + CO(g) = CO2(g) + NO(g) H234kJ/mol (2)283 9(14分) I.(1)减小 (2分)(2)2nB/V.tB mol/(L.min) (2分) (3) b c(2分) II.(1) VA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