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77421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12月)质量检测试题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S-32第卷 (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

2、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使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3.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乙醇

3、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O2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 氧来自H20而不是C02 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B. 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6.下

4、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C.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D.豌豆是自花授粉,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后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方法B.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C. 成分为盐

5、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 Cl-+ClO-+2H+ = Cl2+H2OD. 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2O72-、Cr3+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C乙烯的实验式为CH2=CH2 D表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OH和17 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B. 常温下,100 mL 1 molL-1 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数目小于0.1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D. 常温下,23 g

6、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10. 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酚酞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烃B. 酚酞的分子式为C19H12O4C. 1mol酚酞最多与2molNaOH、4molBr2发生反应 D. 酚酞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红色,酚酞能够发生水解反应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 = 1的溶液中:I-、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l0-11 molL-1的溶液中:Mg2+、K+、Cl-、SO42-Cc(H+)/c(OH-) = 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

7、-、Cl-Dc(Fe3+)=0.1molL-l的溶液中:K+、ClO-、SO42-、HCO3 -12. X、Y、Z、M、W、N 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W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M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Y、Z、M、W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N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不正确的是 ( )YZMWA原子半径:WYZMX BX2Z、YM3、WM4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 C沸点:X2ZYX3 ; 热稳定性:XMX2Z DN 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油漆和涂料13已知NO2与N2O4相互转化反

8、应: 2NO2(g) N2O4(g) H=24.4kJ/mol,恒温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g)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其中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 )A前l0min内,该反应的速率用v(NO2)表示为0.02mol/(Lmin)B进行到l0min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9.76 kJCb点的速率大于c点的速率D25min时,导致平衡移动原因是增大压强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学

9、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首次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开普勒研究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04 s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B甲在04 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位移为零C乙在t2 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乙在04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16、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

10、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17、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

11、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的小球,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方向直成角,细线的拉力为F1,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角,细线的拉力为F1则( ):Aa= a Ba aCF1= F1 D F1 F119、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自转周期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若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 ,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B火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径是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的 倍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

1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D运动员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可跳的最大高度是20、如图所示,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 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mgR B机械能减少mgRC合外力做功mgR D克服摩擦力做功 mgR21、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p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13、 ):Ap=0 Bp=3.6kgm/s CW=0 J DW=10.8J第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5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 mm,厚度的测量值为 mm。23、(10分)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

14、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1)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填A、B、C、D或E)点读数 .(2) 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OC距离用h来表示, 他用vC= 计算与C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填“对”或“不对”) .(3) 若O点到某计数点的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 .(4)若重锤质量m=2.0010-1 kg,重力加速度g=9.80 m/s2,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出从O点到打下D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 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4、(14分)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