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7537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章末检测(含解析)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选择题下图表示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AT1 BT2CT3 DT42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主要表明()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工业化程度提高D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12.【解析】第1题,图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铁路运输的压力越大,所以T3时最大。第2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铁路的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答案】1.C2.D读某虚拟岛屿图,岛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地

2、点可以兴建渔港或渔产品加工厂。据此完成34题。3考虑“港阔水深”与“接近大陆架”因素,最适合建渔港的是()A甲 B乙C丙 D丁4在渔港附近常有鱼产品加工厂,其考虑的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交通 B市场C原料 D劳动力34.【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的等深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的甲、丙接近大陆架,且丙位于港湾内,所以其更适合建设渔港。第4题,渔港附近的鱼产品加工厂考虑的主要是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答案】3.C4.C读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同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5上图中四点达到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6若要在图上新建立一

3、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56.【解析】第5题,商业中心同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甲、乙、丙、丁四处分别为0.40.5、0.70.8、小于0.4、0.50.6。第6题,新的商业中心应该位于现有三个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吸引力最小的地区,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服务范围。【答案】5.B6.C 今年国庆假期,宁波某中学的小梦同学计划乘高铁去北京旅游。下图为我国部分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小梦此行的高铁线路最可能是()A宁杭线沪汉线京广线B杭甬线武广线京广线C杭甬线沪杭线京沪线D杭甬线宁杭线京沪线【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宁波到北京最合适的高铁线路为杭甬线宁杭

4、线京沪线,D正确。【答案】D8近几年,我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截至2013年9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了10 463千米,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6%,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下列关于高铁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铁受自然条件影响小B高铁运行速度最快C高铁安全、舒适、准点D高铁出行方便【解析】本题要注意审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在交通运输方式中,高铁运行速度不是最快的,航空运输速度最快,故选B。【答案】B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到日喀则铁路)于2014年8月16日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下图为青藏

5、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河流C地形 D耕地【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拉日铁路多沿着地形相对平坦的河谷修建,受地形的影响较大,C正确。【答案】C10拉日铁路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地质地形条件复杂节约耕地避让保护区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A BC 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拉日铁路“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所以拉日铁路经过的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保护区较多,导致其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A正确。【答案】A11拉日铁路通车后 ()A日喀则城市范围向西扩展明显B沿线聚落经济收入可能增加C

6、拉萨的服务范围变小D当地产业结构无变化【解析】拉日铁路通车后,会加快日喀则的城市发展,但因此地人口相对稀少,所以城市规模扩大不明显,A错;交通条件的改善会加快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B正确;拉萨的服务范围会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变大,C错;交通条件的改善会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D错。【答案】B2010年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投入运营时列车时速达200千米以上,从长沙到广州由以前的9小时缩短至3小时。据此回答1213题。12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是 ()A现代化和自动化B高速化和专业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

7、【解析】根据“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投入运营时列车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可知,体现高速化特点;“客运专线”体现了专业化,B准确。【答案】B13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B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C实现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D推动“泛珠三角”战略实施【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赣不在其沿线,故而不正确的选项为B。【答案】B下图为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416题。14图中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地位于地铁网的中心,应该是市中心位置而地租最高。【答案】A15地铁线附近最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

8、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长途汽车站应建在城市边缘,且有便捷交通联系市内和市外的地点,这样既能联系市内外,又不干扰市内交通。图中乙地最适合上述条件。【答案】B16该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是 ()A东北部 B东南部C西南部 D西北部【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东南部地铁线路延伸最长,说明城市向东南部发展。【答案】B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开始明显加快,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外,在南京、沈阳、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深圳、苏州等城市地铁相继开通。据此完成1718题。17上述大城市积极兴建地铁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B缓解交通拥堵,节省通勤时间C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城市环

9、境D节省地面空间,美化地表景观【解析】大城市由于规模大,人口多,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发展地铁主要是为了减轻地面交通压力,节省通勤时间。【答案】B18针对近些年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地铁漏水现象,地铁在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A停水断电预案的制订B隧道塌方修复机制C防水排水设施 D防火通风设施【解析】近些年,大城市地铁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地铁漏水事件是由工程建设不当引起的,所以地铁在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防水排水设施。【答案】C读图,完成1920题。19图示四城市中城市交通布局最合理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丁图市区交通线分布均匀,便于城市居民出行;铁路线分布在城市边缘,并有主干道与之

10、相通,便于快速地集散客流。选D。【答案】D20图示四城市中商业区布局合理的是()A甲、乙 B甲、丙、丁C乙、丙 D丙、丁【解析】商业区应分布在市中心或城市边缘主干道两侧,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决定西南地区铁路投资修建的因素和最大限制因素分别是_。A国防需要;降水多B民族团结;地形崎岖C经济发展;地形起伏D能源运输;地震多发(2)贵广高速铁路的修建对桂林的积极意义最突出的是_。(3)三大西南铁路建成运营后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解析】第(1)题,西南地区经济落后,其地形复杂,交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第(2)题,桂林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铁路建设的最大意义就是

11、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第(3)题,铁路线建成运营的影响注意从对交通线两端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方面考虑。【答案】(1)C(2)促进旅游业发展(3)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铁路网,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东西和南北向原铁路压力;促进西部开发。22读“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_(填“大于”或“小于”)平原,原因是_。(2)图中山区更多地采用_、_的组织形式,而平原则多采用_、_的组织形式。随着_等新技术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和推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不必走出家门的新型购物方式是_等。(3)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

12、是:山区和平原_不同,生产的_不同,使得劳动产生了_。而各地的商品需求具有多样性,从而导致地区间大规模的_,进而形成了商业网点。(4)一般来说,商业网点靠近_地,有利于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解析】第(1)题,由于山区相对平原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交通闭塞、人口稀少,因此商业网点密度明显低于平原地区。第(2)题,为方便居民买卖,山区更多地采用货郎担、大篷车等灵活的流动服务形式,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则多采用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3)题,山区和平原的自然条件不同,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同,产生了劳动的地域分工,山区往往从平原地区调进粮食、棉花等产品,平原则需要从

13、山区调入林牧产品,从而导致了商品的流通,出现商业网点。新技术革命促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第(4)题,一般商业网点靠近商品的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运输的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答案】(1)小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2)货郎担大篷车商业街商业小区电子计算机网上购物、电视购物(3)自然条件商品品种地域分工商品流通(4)商品生产23阅读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后,“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序幕。“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都市圈。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815千米。材料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1)填出图中铁路轨道线的名称:A_铁路;B_铁路。(2)“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说明了影响交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