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7159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酒【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借“菊、山、鸟”等意象,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 3.以作者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形成在纷乱繁杂的现实生活中学做“真人”,学做“真事”的人生观 。 【教学重点】 1.声情并茂吟诵诗文。 2.感受意象,理解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讨式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同学们,自古梁邹多圣贤,范氏一族天下扬。近几日,忙里偷闲去了趟长山,在拜谒范公故居后,我有感于先生“先忧后乐”的情怀而写下了此文。 先人已由鹤伴去,忧续千古天下传。后知后觉尚有为,乐生长山越千年。大德不言潜龙起,义薄云天岱宗前。范

2、子驻足黛溪上,公承师表一圣贤。 范公大义,万家忧乐到心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亦可指点江山。上课。 2刚刚重温了范公的大义,我们再去寻访另一位故人,请看大屏幕,猜猜看他是谁? 饮酒饮到酩酊 辞官辞到彻底 闲适闲到忘我 爱菊爱到痴迷 3学生回答 4教师明确:对,他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作品饮酒(其五),品酒论道、读诗识人。请大家把书掀到(207页)。板书课题饮酒 陶渊明 二、了解背景。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共创作了20首饮酒诗,我们来了解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饮酒小序“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学生读) 师问: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

3、 学生回答: 师问:既是酒后所作,那么我们诵读时应表现怎样的状态呢? 学生回答:还原当时醉酒的情境(摇头晃脑、声音延长等) 三、吟“酒”醉倒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先生的脚步返回到那久远的东晋,一同醉倒在美丽的山水田园中吧! 1(多媒体)提出要求,吟出节奏美(注意抑扬顿挫,读出音乐的美感)、吟出意境美(注意情景交融,清代文学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吟出情感美(做到情真意切,心里想着“我即是陶渊明”) 2学生试读。 (自由读) 课前见面时我教给大家一种诵读诗词的方法, “平长仄短”诵读诗文,现在就来检验一下大家的收获。 3指名读 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 可是老师从你的诵读中看到的却是一位行色匆

4、匆(或悠闲自得)的诗人。 你教会了我们一种诵读的方法,.靠近他,感染你。 你用极具情感的语言,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谢谢你! 学生读得好:你声情并茂的诵读,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学生读得好:陶先生你好,欢迎来到现代。 4下面老师来诵读,抛砖引玉以求共鸣(请大家闭上眼睛去体会)你们听,陶渊明来了! 谁来评价老师的诵读:你的鼓励让我更有自信了,但“好在哪里呢?” 衔接语:“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入文,入境,入情,我即陶渊明。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先生的仰慕之情齐声诵读。(师生共读) 四、赏“酒”醉够 衔接语:同学们,赏析作品,仅是字面的浅吟低唱是很难进入佳境的,只有字斟句酌的赏析方可让我

5、们醉在其中。为了让我们一次醉个够,下面我们分小组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赏析 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具体要求,巡视时讲说 就诗论诗品一品(品字、品词、品句子,找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引用作品谈一谈(联系与之相关的作品分析陶渊明), 妙笔生花写一写(就整体或部分进行写作), 心有灵犀画一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改变方式诵一诵(语言照样可以刻画人物 将学生按作品意象划分五个大组:(课前已划定) 菊花(傲霜怒放,独立寒秋有个性), 东篱(面朝东方,春暖花开有希望), 南山(会当绝顶,一览众山有志向), 飞鸟(鲲鹏展翅,直上九天有追求)。 陶潜(浅吟低唱,悠然自得有情怀) 现在开始活动,看哪

6、个小组收获最大。 教师结合学生所谈内容进行及时补充: 菊花:就诗论诗品一品 注意的问题: 1.结庐人境,为何无车马喧? 重点是“心远”(板书:远) “心远地偏”心远心志高远。“远”有远离之意,远离官场,远离名利,远离世俗。 宁静在心,心静,境自静,让心静下来,一切皆有可能。 提醒学生“车马喧”的象征意义 “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整个为了权位、名利的官僚社会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刚刚同学们读诗时读的是“见”南山,而老师却读成了“现” 如何理解呢? 在汉代汉语中“见”有两种读音jin和xin 其中jin的词义是:看到;而xin的词义是出现、显露 由学生来思考作出选择,并说明

7、理由。不必求证所谓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可否改为“望”?不能够,体现不出“悠然”的境界。 你们让老师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谢谢你们!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把“悠然见南山”理解为:我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以理解为:我见到了悠然的南山。 学生读此句,体现悠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板书:真) 这两句化用了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文句。(多媒体展示)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道是不可名称的,大辩是不可言说的。)又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把握了意义便忘了语言。) 链接:“真”的说文解字 学生猜测篆书“真”的意义后教师出

8、示投影补充。 学生回答:(看时间可选一至两名学生) 那么先生得到了怎样的真意呢?请大家谈一谈。 明确:实际上也就是五柳先生传中所谈到的“不慕荣利,闲静少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它表现了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人生真意,而这种真意是不可言说的。因为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学生读此句,体味真意。 可见,只要用心去赏析,就能与作者共鸣。这可谓是“境由心生”(板书) 评价语:菊花队同学品读有方。品字、品词、品句子,看来找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下面我们看看东篱队又有什么发现? 东篱:引用作品谈一谈。 1.“饮酒” 由酒想到了五柳先生传“性嗜酒

9、”、“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题目有酒,而全文无酒想到了醉翁亭记的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你能模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为陶翁拟一句话来表现陶渊明的生活情趣吗? “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评价语:你太聪明了,改一字体现便体现了先生的那份情怀,这才叫“英雄所见略同”啊! 2.“菊”,让人想起了周敦颐爱莲说的“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可见作者的归隐之心,超脱尘世的情趣。作者一心要回归田园,当置身于大自然当中时又满怀着喜悦,可知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衔接语:陶渊

10、明爱菊世人皆知,殊不知他更爱“鸟”,他的作品中“鸟”出现的次数比“菊”还要多。 3.链接“陶渊明他笔下的鸟的形象”(三只鸟) (孤鸟)失群独居,孤鸟难鸣,内心饱受摧残。 (羁鸟)羁鸟困笼,难脱名利之网。 (归鸟)倦鸟知还,欣喜若狂。 这三只鸟仅仅是“鸟”吗? 这三只鸟其实就是 陶渊明人生的三个阶段:苦闷傍徨解脱 学生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品味欣喜。 评价语:东篱队旁征博引,采众家之长,让自己的知识越发的厚重起来了。下面我们看看南山队又有怎样的表现? 南山:妙笔生花写一写 23名学生读读文章即可! 评价语:听读你的文章,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看来文字功底很厚。 你写出了诗人“不禁欣喜滚滚来的感

11、觉”。 评价: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山队可谓是妙笔在手,用文字呼唤出那久远的桃源。那么飞鸟队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飞鸟:心有灵犀画一画 请学生展示画作,并谈创作灵感。 同学们用简约的画面,配以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老师也根据自己的感觉即兴画了两幅画,请大家品评; 问:画面有何不同,哪一副更有意境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一定记住不求标准答案 教师谈自己的感受:山不过是意象,即为大自然也。第一幅表现的是山在眼前,而第二幅是山在心中。无山胜有山,无山更“悠然”啊! 其实此类事件有很多(多媒体展示)陶渊明与琴的故事 据说陶渊明不会弹琴,可是他家里放着一把无弦琴,高

12、兴起来就把琴拿着拨弄几下,对于诗人而言,琴弦有没有声音并不重要。“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只要有看琴,弹琴的心情就够了。 率性而为,不做作。这才是陶渊明啊! 让我们怀着敬仰之情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去感受先生的率真与洒脱。 衔接语:无论有还是无,实还是虚,对诗人是无碍的,就在这虚虚实实中他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却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衔接语:无声是情怀,有声是表白,下面我们看看两只陶潜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表白。 陶潜:改变方式诵一诵 下面我们改变诵读方式去体会先生的情怀: 第一种方式:一人读,其他同学配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他人加一个疑问语气词“啊?”(表不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13、偏。添加“哦”(恍然大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添加“啊!太美了!”(表惊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添加“悠哉,游哉,乐以忘怀!”(表大彻大悟) 第二种方式:重章叠句式 语言可以刻画人物,一点也不假啊! 不同的方式才能演绎出别样的情怀,希望在这节课上大家能学到分析文章的各种方法,并学以致用,让我们的语文生活更精彩! 三、品“酒”醉透(3分钟) 要想了解陶渊明,关注他的人生经历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会与先生神交千古,共同醉透在茅檐下,东篱边,菊花坡。 (多媒体展示)看经历,悟情怀: 29岁,由于家贫不得己出仕做官,但因为不屑官场钻营,看不惯阿谀奉承,时间不长,辞职回

14、家。后来又被征辟主薄,陶渊明拒绝。 35岁时,到当时江州刺史桓玄的府中任职,因为母亲病逝,回家守丧,丧期过后,没有再去找桓玄,他已看出桓玄有野心,想篡权,取东晋而代之。 40岁时,再次复出,为刘裕府中参军之职,同样感觉到了权力高层的尔虞我诈,决定离开这个污浊之地,到小地方干些实事,任彭泽县令。 陶渊明41岁,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并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赋:归去来兮。 三次辞官,皆因官场黑暗;三次回归,只为那份无违的心愿。学生背诵归园田居 看过经历后再结合其他作品去读一读诗文去感受他那别样的情怀吧。集体诵读 至此陶渊明的形象已跃然指尖:先生乃是一真人,做的都是真事,表现的是真情啊! (板书“人、事、情”) 画出板书:一个“归”字 先生归去,追求的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只为今生无憾;课将结束,你在这节课上又有哪些收获呢? 现在我们请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读陶渊明总有一份亲近感,一份愉悦感,一份莫名的感动。听了同学们对这节课的收获,老师读陶渊明有了些许心得,与大家共勉。 出示多媒体(忆江南 读陶渊明) 读书总有收获,读罢读陶渊明你的体会是什么呢?写一写,课下进行交流。 最后,让我们在朗朗的书声中再次品味诗中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怀,结束我们这次的诗歌之旅。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