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6888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word综合检测题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训练:文化生活一、单项选择置: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2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

2、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3孙子兵法成书至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今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从人际关系到国际战略,它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起来D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4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

3、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5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6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羊、狗、鸡、虎等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这些动物相关的生肖邮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越南、韩国、新加坡等也发行了与羊、狗、鸡、虎等有关的生肖邮

4、票,这表明 A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B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C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都是吉祥物D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都是一样的7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可见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经济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8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

5、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9继中法互办文化年之后,2006、2007年中国又与俄罗斯互办国家年,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国家加强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是因为 A各民族的文化最终都会完全融合B要抛弃一切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束缚C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D外国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10为改善台海关系,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陆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向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主席连战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对大陆进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破冰之旅”“和平之旅”的访问。这体现了A台海两岸已经实现了和平 B“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C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

6、精神的重要内容 D两岸关系不断趋向融合1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C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12“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1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

7、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5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A.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

8、首位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C.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D.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得分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上述要求的依据在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C文化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D文

9、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17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C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D发展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体而不可分割,上

10、述材料表明A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B爱国就必然要爱社会主义祖国C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19古有孔孟圣人,今有雷锋、牛玉儒。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有时代的印记,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说明A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全面继承和发扬B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C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今天的国情,应否定、抛弃D对传统道德,应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并不断创新20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末,世界诺贝

11、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A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华 B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值得人类继承C中国优秀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D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和创新三简答题:扣住题意,简要回答。21(12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

12、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四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22(15分)只要实行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就能实现文化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五综合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23(18分)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我国的探月工程正

13、式启动。某校高三(1)班围绕“伟大的事业孕育着伟大的精神”这一课题,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学习。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的成员,请探究以下问题:(1)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说明 “伟大的事业孕育着伟大的精神”这一课题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材料一:“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回答: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为什么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材料二:随着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的逐渐接近,它所

14、受到的月球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飞行速度将显著提高。11月7日,北京飞控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进行最后一次近月制动,以便卫星顺利进入高度为200公里、周期为127分钟的工作轨道。通过在轨测试后,卫星开始进行各项科学探测活动。(3)嫦娥一号的近月制动是如何体现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4)通过上述探究,你准备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请你简要列出小论文的提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DBBBCDCCBBADB二双项选择题题号1617181920答案ABACACBDBC三简答题21(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2分)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