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0759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诗两首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学习祖国,了解莱蒙托夫和理解诗歌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

2、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探究生

3、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虔信(qin)镶嵌(xing qin)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神圣:形容极其崇高、庄严。二、整体感知描绘俄罗斯原野景色。描绘俄罗斯农家生活。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度解读1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明确: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2祖国一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面?明确:俄罗斯原野景色:冷漠沉静的草原,

4、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小结:作者描写的俄罗斯原野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农家生活: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小结:作者描写的农家生活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3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

5、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第三步,背诵课文,个性解读1你对祖国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2学了祖国你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布置作业背诵黑人谈河流,要求基本理解,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实。第2课时教学目的学习黑人谈河流,了解休斯和理解诗歌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总结固趣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

6、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深邃(su) 晨曦(x

7、)沐浴(m) 潺潺(chn) 瞰望(kn)黝黑(yu)慰藉:安慰、欣慰。深邃:深远。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沐浴:洗头和洗身,泛指洗澡。二、整体感知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让我沐浴2河流的作用催我入眠开阔胸怀3“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4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明确: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度解读1我们应怎样理解诗中的“河流”?明确:“河流”是历史的象征。2作者通过“河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

8、:对祖先与故土的热爱。小结: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3应该怎样理解?“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小结: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第三步,背诵课文,个性解读1你对黑人谈河流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2我学了黑人谈河流后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

9、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布置作业预习蒲柳人家,要求基本理解,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料。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莱蒙托夫简介莱蒙托夫(18141841)俄罗斯帝国诗人,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于高加索。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上中学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1832年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

10、834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引起文坛注意。同年创作剧本假面舞会。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帕吉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玛尔廷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主要作品有海盗、罪犯、当代英雄(中篇小说)、假面舞会(剧本)等。对祖国的评价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的祖国纪事杂志。诗歌抒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明确否定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发表于1839年,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莱蒙托夫针锋相

11、对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令人感动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写,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诗歌发表后,别林斯基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诗”,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诗歌把两种爱国主义的观点对照得十分鲜明,一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深入人心的,一种是虚伪的、华而不实的、脱离人民的。诗人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奇异”就表现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沙皇统

12、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起义得来的“胜利”,那用鲜血换来的“光荣”,不能使诗人的心得到任何安慰;农奴主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和对东正教的迷信,他们所谓的“高傲的虔信的宁静”,也不能在诗人的心上激起任何希望的幻影;还有贵族民族主义者的复古倾向,他们虚构自己祖先的英雄业绩,用远古时代的神圣传说来炫耀自己,诗人全都漠然置之,无动于衷。总之,诸如此类的虚假“爱国主义”都无法代替诗人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经过鲜明、强烈的对照之后,诗人的彩笔转向了对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热烈讴歌。“但我爱,我爱,我爱”,诗人反复强调,抒写,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感情融化在俄罗斯生活的动人画卷之中。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

13、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一幅幅俄罗斯自然风景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或远或近、流动变幻地映现在人们眼前,使人感到美不胜收。时代的阴影透过诗人灵敏的感觉与灵巧的诗笔,折光反射在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迷蒙、阴郁的色彩。随着人的主观情感的外物化,客观自然也就更加接近了人的感情和人的生活而显得更加亲切了。俄罗斯山河景物,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环境,是同他们的生活不可分割的。诗人把它作为俄罗斯人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讴歌,因此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诗人及其人民活动于其间,看到诗人乘着马车奔走在村间小路上,透过苍茫的夜色寻找着宿地,看到大队的车马在草原

14、上过夜,周围燃起了野火,冒起了轻烟诗人热爱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他以少有的喜悦和快乐来加以歌唱,表达他对祖国俄罗斯的热爱。他画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风俗画。打谷场上堆满了丰收的谷物,农家的茅舍覆盖着稻草,还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诗人无不感到亲切和愉快;更有节日的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诗人“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满怀兴致,不知疲倦。诗人热爱祖国人民,热爱祖国人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内,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即诗人所说的“奇异的爱情”,而这“爱情”,远比那些空洞虚伪的“爱国主义”来得深沉、厚重、真切得多。莱蒙托夫的故事父亲尤里彼得罗维奇莱蒙托夫是退役军官,母亲玛利亚米哈伊洛夫娜早

15、逝,由外祖母家抚养长大,童年是在奔萨省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自幼体弱多病,能说流利的法语和德语。1827年全家搬到莫斯科,1828年进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着手研究普希金和拜伦,开始从事写诗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海盗、罪犯、奥列格。1830年3月,莫斯科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莱蒙托夫请求退学,并前往斯托雷平家族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同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在友人AM韦列夏金娜的家中结识EA苏什科娃,并与之热恋。这时期开始抒情诗的创作,但他不断地移情别恋,又爱上了剧作家伊万诺夫的女儿伊万诺娃。1832年,前往圣彼得堡。同年11月通过近卫士官生入学考试。1835年,成为禁军骠骑兵团骑兵少尉。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了重伤,29日死亡,莱蒙托夫得知消息后悲愤至极,写下了诗人之死,激怒了沙皇。1837年2月18日莱蒙托夫被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