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988773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浅析台湾汽车产业发展趁势(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灣汽車產業發展之探討 研究生 蕭志同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2004 05 07 2004 05 07 2 報告大綱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二 文獻回顧三 研究方法四 模式建構五 模擬結果與決策分析六 結論與建議 2004 05 07 3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004 05 07 4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汽車產業發展之關鍵因素為何 為何發展超出政府及廠商的預期 以整體性 全面性觀點探討汽車產發展之複雜動態結構 討論未來發展之趨勢 2004 05 07 5 文獻回顧 界定研究問題 分析NICs汽車產業一般特性 分析汽車產業一般特性 質性模式建構 量化模式建構 結果與決策分析 結論與建議 1 2研究流

2、程 2004 05 07 6 二 汽車產業文獻回顧 2004 05 07 7 2 1國外文獻 作者 年代 議題分類 主要論點 Brandeetc 1985 Dixit 1988 Arnold 1989 Chu 1993 Krishnaetc 1994 Change etc 1994 Kojima 2000 Veloso etc 2001 產業層級 Industrial Level 產業發展之相關政策 制度 經濟福利 Smith 1975 Carlson 1978 Wetzeletc 1982 Wittetc 1986 個經層級 Micro Level 估計汽車需求函數 價格彈性 消費等因素 D

3、yer 1994 1996 1997 其它議題 資產專屬性與交易成本 表示論及台灣汽車產業 2004 05 07 8 2 2國內文獻 作者 年代 議題分類 主要論點 歐嘉瑞 1993 蕭志同 1997 1998 李娓瑋 1997 陳正澄 1999 楊燕枝 2000 產業層級 Industrial Level 加入WTO衝擊 關貿政策 中衛體系 兩岸汽車分工等 李玉春 1988 廖恆熙 1990 吳懷遠 1993 李叢榕 1994 陳慧瀅 1994 呂明哲 1994 歐嘉瑞 1995 個經層級 Micro Level 估計市場供需函數 生產函數 規模經濟等 2004 05 07 9 三 研究方法

4、 2004 05 07 10 3 1系統動態學之定義 起源 JayW Forrester於1950年代創立定義 Forrester 1961 系統動態學是研究系統內部資訊回饋之特性 並使用模式來改善組織結構及引導政策的制定 2004 05 07 11 3 1系統動態學之定義 續 CoyleR G 1979 系統動態學是一種將時間視為重要因素的問題分析方法 研究系統如何對抗環境的衝擊 並從環境中取得利益 Benefit 用以處理社會經濟 Socio Economic 問題 也可以說是管理科學的分支 用以處理管理階層的控制能力 Wolstenholme E F 1990 系統動態學是藉由對一個複雜

5、問題的質性描述 及其運作流程 資訊傳遞與組織邊界的定義 來建立量化模型 以進行組織結構及功能的設計 2004 05 07 12 3 2系統動態學在產業之應用 Ford Systemdynamicsandtheelectricpowerindustry SystemDynamicsReview 13 1 pp 57 85 1997 PardueJHetc Modelingshort andlongtermdynamicsinthecommercializationoftechnicaladvancesinITproducingindustries SystemDynamicsReview 15

6、1 pp 97 105 1999 LyneisJM Systemdynamicsformarketforecastingandstructuralanalysis SystemDynamicsReview 16 1 pp 3 25 2000 2004 05 07 13 Ford 1961 IndustrialDynamics 1969 UnrbanDynamics 1969 WorldDynamicsMeadows 1972 TheLimitstoGrowthSange 1990 TheFifthDiscipline 從工業應用 都市發展 國家 世界層級之應用 企業進銷存 產業發展 總體經濟成

7、長 組織學習 組織策略等應用 3 2系統動態學之發展 2004 05 07 14 系統動態學 以系統結構 解釋系統行為與現象 產業經濟學S C P架構 結構 Structure 行為 Conduct 績效 Performance 相同點 以結構解釋行為系統動態學整體觀與複雜模型 IE解析法與化簡模型 Reducedfrom 3 3系統動態學vs產業經濟學 IE 2004 05 07 15 四 模式建構 2004 05 07 16 4 1質性模式 政府角色 圖4 1自製率規定對零件製造能力的影響 零件製造能力 引進技術 差距 A B 自製率規定 A 實際自製率 B 2004 05 07 17 圖

8、4 2關稅對國產車市場佔有率的影響 汽車需求 國產車占有率 B 差距 A B 關稅 期望國產車占有率 A 4 1質性模式 政府角色 2004 05 07 18 圖4 3研發鼓勵措施對設計與製造能力的影響 設計與製造能力 銷售量 R D投入 研發鼓勵措施 4 1質性模式 政府角色 2004 05 07 19 圖4 4國產車廠的策略 市場吸引力 銷售量 利潤 R D投入 平均成本 製造能力 設計能力 4 1質性模式 國產車廠角色 2004 05 07 20 圖4 7消費者角色的影響 新車款與變化速度 新車設計能力 銷售量 R D投入 消費者偏好變化速度 改款設計能力 成本 4 1質性模式 消費者角

9、色 2004 05 07 21 圖4 5技術母廠的策略 母廠支持度 新車款 銷售量 利潤 R D投入 製造能力 平均成本 設計能力 母廠容忍值 4 1質性模式 國外技術母廠角色 2004 05 07 22 圖4 8台灣汽車產業發展的結構 零件開發速度 零件製造種類 單位零件研發分配金額 新車款與變化速度 母廠支持程度 新車設計能力 零件製造能力 累積汽車產量 零件研發項目 銷售量 R D投入 關稅 研發鼓勵措施 消費者偏好變化速度 自製率規定 零件產值 外銷值 汽車保有量 普及率 零件品質 GDP水準 改款設計能力 成本 零件需求變化 2004 05 07 23 4 2量化模式 圖4 6台灣轎

10、車之新車效應 消費者角色 2004 05 07 24 母廠容忍值 0 4 整車設計能力 改款設計能力之定義 能力 參數 未來車概念 0 8 1 0 關鍵零組件 0 6 0 8 整車系統 0 4 0 6 改款設計 0 2 0 4 仿製與代工 0 0 2 2004 05 07 25 圖4 9整車設計能力動態流程圖 政府補助 研發投入 CarDesignAbility 車款增率 銷售值 車款淘汰率 政府補助 STEP 50 0 STEP 10 17 STEP 15 33 銷售值 銷售量 0 5研發投入 min 銷售值 0 01 政府補助 200 CarDesignAbility INTEG 車款增率

11、 車款淘汰率 0 01 車款淘汰率 CarDesignAbility 0 05 研發投入與整車設計能力動態流程圖 2004 05 07 26 圖4 10研發投入與研製增率之非線性關係 研發投入與研製增率之非線性關係 2004 05 07 27 圖4 11生產成本之規模經濟現象 生產成本之規模經濟現象 2004 05 07 28 圖4 12零件自製率動態流程圖 研發投入 min 銷售值 0 01 政府補助 200 研製比例 INTEG 研製增率 研製減率 0 05 研製減率 研製比例 0 005 量產成本 10000大改款成本 IFTHENELSE MODULO Time 6 0 0 1 0 小

12、改款成本 IFTHENELSE MODULO Time 2 0 0 05 0 生產成本 Table 0 0 500000 1 1510 57 0 758772 125378 0 578947 249245 0 54386 374622 0 548246 495468 0 548246 量產成本 研製比例 研製減率 研製增率 小改款成本 大改款成本 生產成本Table 研製Table 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與零件自製率動態流程圖 2004 05 07 29 圖4 13零件製造能力動態流程圖 實際自製率 研製比例 授製比例零件需求 0 01 汽車保有量 國產車需求零件製造能力 INTEG 自行製造量

13、零件製造能力消退 0 自行製造量 零件需求 實際自製率 10零件製造能力消退 零件製造能力 0 1 實際自製率 零組件品質 零件需求 零件製造能力 自行製造量 能力消退 零件製造能力動態流程圖 2004 05 07 30 五 模擬結果與決策分析 2004 05 07 31 5 1結果模擬 零件自製率與產值 圖5 1零件自製率與產值之實際值與模擬值 2004 05 07 32 5 1整車設計能力與市占率 圖5 2車款設計與改款設計能力模擬值 2004 05 07 33 5 1零件自製與母廠授權製造比例 圖5 3零件自製率模擬 2004 05 07 34 5 2決策模擬 消費者角色改變 1 圖5

14、5消費者角色改變對車款設計能力之影響 PLC變長 例如國產商用車 2004 05 07 35 5 2消費者角色改變 2 圖5 6消費者角色改變對自製率之影響 2004 05 07 36 圖5 4消費者角色改變對零件製造能力模擬 5 2消費者角色改變 3 2004 05 07 37 六 結論與建議 2004 05 07 38 6 1結論 NICs汽車產業發展是複雜動態過程 它們有其共同性 但是每個國家也有其特殊性 所以最後發展各不相同 台灣汽車產業發展係受到四個角色交互影響 即政府 廠商 國際技術母廠及消費者彼此複雜的互動結果 產業發展通常分成三個階段 技術引進與保護階段 摸索學習階段 積極發展與開放競爭 2004 05 07 39 6 2建議 國產廠商必須同時考量政府政策 母廠策略及消費者之互動 尋找雙贏之生存策略 政府擬定政策 也必須考慮和其它三個角色之互動 鼓勵國外母廠與國際廠商合作 而達到政策措施目的 國際技術母廠應該善用區域國產車廠 蒐集市場特性及當地政府政策 創造三贏之競合策略 本研究之模型仍有改善空間 例如 系統邊界範圍的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