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71425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中考模拟二化 学 试 题温馨提示: 请先将班级、姓名、学号在装订线内填好。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 O-16 ,Fe-56 。评卷人得 分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2、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2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这是一份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蛋白质3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4. 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

3、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Na23.00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C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7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N2H4= N2 + n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C该化学方程式中n=4 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8科学家已研制出新型的氧分子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4、 】A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DO2与O4的性质一定相同9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图表提供的信息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可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C根据空气质量周报,可知道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各种酸、碱、盐的溶解度大小10右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

5、温到100溶液变浑浊评卷人得 分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右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一种)(2)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3)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变化,(4)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 操作,(5)该豆浆机不能接触酸性物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2(4分)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1)方案1:请问:操作的名称是 。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量,测得样

6、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低”或“不变”)(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用a、b、c表示)13(9分)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为:a ,b (2)装置A可用作实验室制取O2或CO2的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从装置A得到启发,在装置A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B来制取氢气,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

7、装置C(夹持仪器都略去)。则B与A相比优点是 ,C与B相比不同之处是 ;而装置B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 (填“进行中”或“已停止”)。(4)用装置C制取CO2时若将铜网改用铁丝网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 ,说明金属活动性Fe Cu(填“=”或“”或“”)14(8分)化学课后,某班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1】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8、【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 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

9、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 。15(7分)某化学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只有Cu;只有 ;是Cu 、Fe2O3的混合物。【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 2FeCl2CuCl2【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

10、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和,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 应 前反 应 后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

11、用是 。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不需要, 。(答对下面(4)与【反思评价】两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4)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2分)【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2分)评卷人得 分三本大题共6分16(6分)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计算80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2012年安徽巢湖黄麓中心学校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BCBABCADD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1)铜或不锈钢(1分)(2)b或d(1分)(3)物理(1分)(4)过滤(1分) (5)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2分)(答案合理就可)12(4分)(1) 溶解(1分)样品质量(1分) 偏低(1分)(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