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965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人教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一)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材内容,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研究:第一,家庭成员中有哪几个人有收入?第二,他们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这种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二)教师准备教师利用对学生家庭的调查制作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与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疑惑问题进行整合,制成

3、ppt课件。二、情景导入展示课件:某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和奖金,并且在分配上实行向效率高、创利多的车间和工人倾斜。近几年来,该公司转为股份公司,职工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还按股份分红。最后有位技术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入该公司入股,获得大额股红收入。探究: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教师小结: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并贯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些内容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三、探索探究:展示课件:1、以赵某一家同富不同路的例子,让学生分析他们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

4、别是属于哪种分配方式。2、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并分析其收入特点及属于哪种分配方式。3、材料分析:中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科技大学6名学生,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生1人,本科生3人,参与研制的中文语言合成技术,可与IBM国际语音识别技术媲美或互补,由此诞生了我国首台“能听会说”汉语的电脑。他们得到了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 这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你认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自己有什么感受?4、小结学生对以上内容进行小结,梳理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以及我国的分配制度。展示知识结构图。然后教师展示知识点。四、难点突破展示本班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学生分析数据表并探究: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

5、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吗?为什么?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五、迁移深化结合上述所有材料,教师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六、课外作业展示社会名人:李咏、袁隆平、陈天桥、姚明的图片,让学生课后分析这些名人的收入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

6、哪种分配方式。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设计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与社会现象整合起来,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高,参与面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得积极、踊跃,能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的活动,这是非常难得的,在课堂上不时有阵阵掌声和笑声,也有精彩的思想火花迸发,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明显。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计好情境,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受领悟知识,同时把感悟的知识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运用升华。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