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869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鲁科版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必修加选修)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层次,通过电解原理的学习,学生要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电解方面的问题。同时电解原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经常考查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查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宽,有一定的综合度,但难度不大。二、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能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

2、;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关心生产、关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重、难点的突破: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三、教法学法分析:1、

3、教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探究、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为重难点的顺利突破作有力的铺垫。2、学法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生操作实验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四、教学分析【导入】:分析钠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用氯化钠分解制取钠,反应的热效应如何?生产中常用电解氯化钠来制取钠,钠是怎样生成的呢?生产中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制备许多物质如

4、氢氧化钠,利用多媒体展示:电解车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制备氢氧化钠的图片,呈现课题。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化学与生产的关系。一、电解原理【启发探究】:增加教材没有的开放性探究实验:给定多种实验用品:1、电极:石墨棒若干2、药品:氯化铜3、仪器: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U型管若干,对比探究电流的作用及引起的结果。学生认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实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评价,形成正确的探究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探究1:把两根石墨棒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探究2: 把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石墨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探究3:

5、将两根石墨棒、一只电流表和低压直流电源串联起来,将石墨棒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中,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电源,观察现象。实验完成后,归纳实验的现象,小组交流讨论,由每组代表总结发言。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流作用是什么?电流作用引起结果是什么?教师作出归纳。通过探究实验现象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的动画设计,模拟电解CuC12溶液的微观反应原理。创设问题情境(1、通

6、电前,溶液中Cu2+、C1-如何运动?2、通电后,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3、通电后,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如何?4、在电极上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初步结论。教师归纳出电解原理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认识。结合电解氯化铜的装置,分析电解池的组成以及电解池与原电池最显著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初步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搞清疑点。教师归纳出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直流电源。(2)、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的电解质。(4)、形成闭合回路。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最显著区别:直流电源。)【随堂练习】:试分析电解氯

7、化钠的工作原理:1、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如何?在电极上发生什么变化? 2、试写出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通过练习,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合理演绎,举一反三,重在落实电极反应,也为电解原理的应用作好铺垫。同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升为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小结】:本节知识总结:本节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和学生一起归纳。【课堂检测】:选取有关电解原理的适当题目,进行对应训练。【课后作业】:1、对比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2、课后习题1小题。五、教学反思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三个问题:1、 时间的合理分配: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交流、讨论等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占用的

8、时间不要过多;而教师的引导启发时间也不能太少,否则学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探究过程就会变得松散,缺乏针对性。2、 教师的点拨、引导要适度:探究中点拨要适中,既不能处处都说明、说透,这样会限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但又不能放任自流,致使课堂处于失控的状态。既要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又合理调控教学的顺畅进行。当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才能把握好这个度。3、该实验过程中生成有毒的氯气,注意:1、保持通风;2、实验时间不要过长;3可以在烧杯上盖一个单孔的浸湿浓氢氧化钠溶液的硬纸板,用其消耗氯气。附录一:板书设计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原理一、电解原理

9、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2、电解原理电解质溶液通电后,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到阴极,阳离子移到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移到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回电源正极的过程3、电解池(电解槽):从能量的角度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4、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直流电源;(2)两个电极;(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4)形成闭合回路。附录二:一、电解原理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从而能够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2、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3、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解电解式本教学设计肯定有些不足、片面和主观,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