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832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应用体验之旅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13)(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排揎(xuan)婉惜(wn)落拓(tu) 溜之忽也B谄媚(chn) 抨击(png)吁请(y) 徇私舞弊C躯壳(k) 遣责(qin)褥子(r) 幅圆辽阔D龌龊(wchu) 循谨(xn)埋怨(mi) 一绺胡子解析:A项,婉惋,忽乎;C项,“壳”应读qio,遣谴,圆员;D项,“循”应读xn,“埋”应读mn。答案:B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满心欢喜反跌文

2、章大捞一把丑态必露B容身无地老羞成怒弥补亏空座吃山空C看出隐情贪脏枉法高谈阔论辛辛苦苦D里外两赚转嫁危机长篇大论非同小可解析:A项,必毕;B项,座坐;C项,脏赃。答案:D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宁不少城中村村民靠“吃补偿、吃房租”而衣食无忧,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他们的房子会被逐渐拆迁,补偿也将坐吃山空。B三荷包听了满心欢喜,心想这可由我杀价,这叫做“里外两赚”。及至听到后一半,被他哥埋怨了这一篇,不觉老羞成怒。C这家的男主60来岁,正在高谈阔论,说他家的院子要给这个小区做个样板院,大家都来观摩观摩。D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

3、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解析:D项,“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这里使用对象有误。答案:D4(2012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D今年5月

4、世界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解析:本题从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等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建造、设计、开发”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C项,主谓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与“依然十分严重”搭配不当,应删掉“植被覆盖率”。D项,动宾搭配不当,“表现了”与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表现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或在“热情奔放”前加“大学生的”答案:B二、阅读鉴赏(38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课文从“何藩台听了这话”至“搭讪着就溜之乎也”,回答问题。5三荷包为什么要“先下手为强”?结合选文第一段文字分析。(

5、4分)答:_解析:何藩台明码标价卖官,三荷包做黑中介,想两头搜刮,结果遭到何藩台的训斥,那么三荷包为何变脸也就知道了。答案:“一脱”、“卷了卷”、“扑”,干净利索。面前的哥哥在他眼中看来是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哥哥使他的发财梦落空。6兄弟二人打架,旁人有何表现?写旁人的表现有何作用?(5分)答:_解析:概括归纳旁人的表现,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问要注意相关字眼,抓住此时旁人的心理。如“不敢则声”、“不敢进来劝”。答案:(1)“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小跟班“不敢进来劝

6、”,太太“使尽生平气力,想拉开他两个。那里拉得动!”(2)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来表现两人争斗之激烈,矛盾之深。7选文第二段文字集中表现了两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说明了什么?(5分)答:_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找到两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把握了故事情节便知道是金钱和利益,再借两人的关系来反映社会。答案:说明了在两人的心目中,金钱至上,利益唯高,为了金钱和利益,什么风险也不顾,什么后果也不想。骨肉亲情尚且如此,那社会上的其他人便可想而知了。8有人认为没有最后一段,“兄弟阋墙”的故事也能起到戛然而止的效果,你的看法呢?(5分)答:_解析:本题可从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上入手,思考有这一段有什么效果,假设

7、没有又会怎样。答案:不能。结尾三荷包撞倒有孕在身的嫂子,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二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而更深化了主题,因此最后一段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能没有它。(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贾大少爷看看已到了引见之期,头天赴部演礼,一切照例仪注,不容细述。这天贾大少爷起了一个半夜,坐车进城。同班引见的会着了好几位。在外头等了三四个钟头,一直等到八点钟,才由带领引见的司官老爷把他们带了进去。不知道走到一个甚么殿上,司官把袖子一摔,他们一班几个人在台阶上一溜跪下。离着上头约摸有二丈远,晓得坐在上头的就是当今了。当下逐一背过履历,交代过排场,司官又带他们从西首走了

8、下来。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又要谢恩,又要到各位军机大人前禀安,真是忙个不了。贾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人,究竟放心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见着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两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召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辩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若问不着,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

9、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一席话说的贾大少爷格外糊涂,意思还要问,中堂已起身送客了。贾大少爷只好出来,心想:“华中堂事情忙,不便烦他,不如去找黄大军机。黄大人是才进军机的,你去请教他,或者肯赐教一二。”谁知见了面,贾大少爷把话才说完,黄大人先问:“你见过华中堂没有?他怎么说的?”贾大少爷照述一遍。黄大人道:“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碰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两句话亦没有说出个道理。贾大少爷无法,只得又去找徐军机。这位徐大人上了年纪,两耳重听,就是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他生平最讲究养心之学,有两个诀窍:一个是不动心,一个是不操心。那上头见他不

10、动心?无论朝廷有什么急难的事请教到他,他丝毫不乱,跟着众人随随便便把事情敷衍过去;回他家里依旧吃他的酒,抱他的孩子。那上头见他不操心,无论朝廷有什么难办的事,他到此时只有退后,并不向前,口口声声反说:“年纪大了,不如你们年轻人办的细到,让我老头子休息休息罢!”他当军机,上头是天天召见的。他见了上头,上头说东,他也东;上头说西,他也西。每逢见面,无非“是是是”,“者者者”。倘若碰着上头要他出主意,他怕用心,便推听不见,只在地下乱碰头。上头见他年纪果然大了,胡须也白了,也不来苛求他,往往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后来他这个诀窍被同寅中都看穿了,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做“琉璃蛋”。他到此更乐得不管闲事。

11、大众也正喜欢他不管闲事,好让别人专权,因此反没有人挤他。表过不题。这日贾大少爷因为明天召见不懂规矩,虽然请教过华中堂、黄大军机,都说不出一个实在,只得又去求教他。见面之后,寒暄了两句,便提到此事。徐大人道:“本来多碰头是顶好的事,就是不碰头也使得。你还是应得碰头的时候你碰头,不应得碰头的时候,还是不必碰的为妙。”贾大少爷又把华、黄二位的话述了一遍。徐大人道:“他两位说的话都不错,你便照他二位的话看事行事最妥。”说了半天,仍旧说不出一毫道理,又只得退了下来。后来一直找到一位小军机,也是他老人家的好友,才把仪注说清。第二天召见上去,居然没有出岔子。等到下来,当天奉旨是发往直隶补用,并交军机处存记。(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六回)9文中的“华中堂”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