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830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5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训练题(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1右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取消一切私有财产绝对平均主义理想A B C D解析要立足题目中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关键信息回答,指的是“圣库”制度带来的影响,与这一要求不符。答案D2(承德模拟)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

2、动的积极作用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均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目的。由“扬皇汉之武功”“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等信息可知B正确。答案B3“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中的“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即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的关系。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略

3、中国的开始,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从而加速了起义的爆发。答案B4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A5(考试报)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A B C D解析太平天国运

4、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大兴土木只是其阶级局限性的一个表现。答案A6(安康月考)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B瓦解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C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解析本题重点落在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理解上,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选项A、D错误;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选项B不正确;只有C项正确,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7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5、理解正确、全面的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防止临时大总统专权是本法应有之意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正确理解。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去分析;指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8(泸州期中)右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A清朝已覆灭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D

6、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解析程德全作为原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却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旧官僚投机革命,使革命存在失败的危机,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向旧势力一种妥协,所以选D。答案D9(汉中模拟)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他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是因为()。A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旧的政治制度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辛亥革命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解析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

7、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即所谓“国体之改革”。B项符合题意。答案B10(唐山模拟)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A、B、C三项足以说明这场运动仍然停留在旧式农民运动这一层次上。从近代世界历史看,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而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潮流。答案D11

8、(江苏徐州)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解析太平天国的这项制度有点类似于“余粮征集制”,余粮甚至家禽都要交给国家统一支配,这实质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答案B12(三明模拟)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9、已经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A B C D答案D13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A B C 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排除。答案为D项。答案D14(攀枝花模拟)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幅对联:“民犹是

10、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联首联尾和对联中作者的看法,此时()。A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B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C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D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解析材料隐含的信息是“总统不是东西”,结合时间判断即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5题15分,第16题10分,共25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哪些方案反映了时代潮流?三个方案共同的进步意义是什么?(5分)(2)材料三中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言论?(2分)(3)概括以上三种方案的实践结果。(8分)答案(1)材料一、二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材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三民主义。其中资政新篇和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共同的进步意义是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2)孙中山借鉴欧

12、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导致的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而提出。(3)天朝田亩制度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而是迫于当时形势提出,根本没有实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民主义在实践中受挫。16(石家庄调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

13、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

14、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4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内阁制,这个制度的进步意义是限制专制。第(3)问中“最坏的时期”是由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根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