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8217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文字素材4 新人教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Inflation)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此举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若干(奥地利学派)学者依旧使用通货膨胀一词形容此种情况,而非物价上涨本身。因之,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

2、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可为通货再膨胀,即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或紧缩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说,一般物价水准虽然下降,但幅度缩小。相关词为通货膨胀率减缓,即通货膨胀上升速率减缓,但不足以造成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 欧文费雪首次提出债务沉积.通货紧缩链,成功地指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不足,造成了企业债务沉积,进而造成全社会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 中国学者李纪兵将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 1、税收制度; 2、利率制度; 3、准备金制度; 4、物价管制制度; 这些制度都把社会本来就有的货币抽干到国家手里,从而造成了社会自身货币的紧缺。除此以外,人类生产能力

3、的扩张,也需要货币数量随之增长,产生相对的通货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就是纸币的发行量吗纸币发行量不是是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两者相等的话,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只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在通货膨胀时,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实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这样的话,就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从而引起了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货币具有流通功能和贮藏功能,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把钱存进银行就可以减少商品市场上流通的纸币,从而把钱变成了贮藏中的货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当人们把钱大量放在银行时,就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使物价下跌。当然, 存在银行的钱那出来放在商品市场上,才能

4、成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通过市场进行消费流通的速度,用货币进行一次消费流通的时间长短来表示。假设每张纸币通过市场进行一次消费流通的时间平均为六天,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为六天。货币流通速度为六天的情况下,在六天里商品市场消费流通量是多少,货币的供应量也应是多少。在六天里商品市场消费流通量是二百亿元,货币的供应量也应是二百亿元,这样就能使货币供需平衡。这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商品市场消费量决定货币的供应量。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公众大量贷款买房买车,流通中的货币一定会增加,这跟国家发多少货币没有关系,假设国家发行100万,那么根据现在的存款准备

5、金率来计算,商业银行能够派生出的货币就是1/11.5%*100万=8695652,大约870万,就是发行量的8倍多,也就是说国家虽然只发了100万但是进入流通领域后就变成800多万了,因此国家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信用卡消费,个人消费贷款都属于无纸化,但一样发生了消费行为,即使转帐支付你也是早晚都要还的,说白了就是你向银行贷款之后又把钱转存进银行,银行可以继续把你的钱再贷出去.周而复始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造成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因此国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货币派生能力,调整利率,回笼流通中的货币,稳定物价.发行多少货币要依市场利率而定,市场利率指的是商业银行同业

6、拆借利率,如果同业拆借利率过高,说明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少,我们就发行货币,反之则回笼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为什么会超过实际需求量,这些多出的货币流向哪里?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 从宏观角度,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投资,消费,交换等活动的频繁,也必然要求货币的增加.但是在增加货币的这个过程中,数量很难掌握,就可能造成流通中的货币多于实际需要的货币.比如我们国家的外汇政策导致我们必须拥有外汇储备,这在发达国家很少见的.我们现在1万4千亿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这些外汇储备一般都是我们拥有的外国的债权,比如买了美国的国债.怎么样买美国的国债呢,就需要用人民币去买,这就需要多印

7、1.4万亿乘8的人民币.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货币需求取决于我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或是企业的投资需求等方面. 多出的货币就会变成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比如对你来说,你需要的货币是100万买一套房子,但是货币增加了,你有了200万,那就多买套房子吧,就造成房地产投资过热.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实行纸币本位制难道就不允许金属货币流通吗?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勤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

8、关。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部是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以不能与金银相兑换的纸币作为本位币,即作为价格标准和最后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这个制度是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崩溃以后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又可以细分为两类:自由的纸币本位制和管制的纸币本位制。前者指纸币本位制的国际流通与汇率不受本国政府的干预,后者则

9、无这两方面的自由。 纸币本身并无价值,它之所以能成为本位币,是由于历史上磨损了的铸币可以在相当时期内继续充作本位币,银行券也可以代表金银在市场上流通,因而政府得以通过法律强制和调节经济的措施,使人们相信纸币代表着价值,并以纸币作为其他支付手段的最后兑现对象或作为信用货币创造的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曾以金银作为纸币发行的保证准备,对信用货币的创造也有一定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限制货币的过量增加,维持公众对纸币的信任。但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到来,增加货币量被看作是防止物价下跌、刺激经济上升和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于是资本主义国家便滥用权力,自行减弱或解除对纸币发行的限制。纸币的

10、发行既成了政府任意的行动,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也可以随便扩张,纸币本位制便成为最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货币的本位币地位和发行量虽可以由国家规定,但货币所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却不是法律所能强加的。所以,国家滥用权力、多发货币和在此基础上过度扩张信用,其结果必然是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跌落,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历史上不乏这样货币,如中国宋朝的交子、会子,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大陆币,法国大革命时的指券,等等。但通货膨胀成为持久的世界性现象,是在纸币本位制普遍流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年代。曾经有人把纸币本位制称为管理本位制,理由是这个制度使国家得以充分地管理货币的流通,任意地增减货币量,以谋求物价和

11、生产的稳定,不像金本位制那样为维持固定汇率而一任国内的物价和生产波动。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20世纪20年代曾竭力鼓吹此说,而把金本位制贬为“野蛮的残余”。但是,半个世纪来的经验,证明纸币本位制既未能使资本主义国家摆脱30年代的特种萧条,也未能刹住6070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备受滞胀的折磨时,又有人提出要恢复金本位制。但在资本主义总危机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金本位制再搬出来,是无法实现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怎样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 再有就是通过“窗口指导”等一系列非政策手段。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