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721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2届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1、明代列仙全传中有一幅插图,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你认为这幅插图可能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宋明理学2、某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讨论“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选出最合理的(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3、“我国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语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这句话强调

2、( )A雪莱祖籍在希腊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宗教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教皇国王社会力量贵族新教运动(路德、加尔文宗派)教皇国王贵族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新教改革后的欧洲社会结构4、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C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 D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科学研究领域5、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2008年8月扬子晚报)。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

3、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B丝绸在古代发明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范围最远C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D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6、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 C D7、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竽,浓淡相映,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对此画面的正确评价是(

4、)A反映了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光豪放C用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真实的景物,追求写实D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不求形似,推崇“像外人意”8、199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核宇宙谜的开启者”,“以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9、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演讲主题:例证:瓦特英国工业革命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5、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历史人物对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作用10、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11、有认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BCD12、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

6、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13、“推倒三山,三番起伏,三中扭转乾坤,星陨黯三光,三卷雄文垂后世;颁行两制,两地回归,两姓权衡资社,拳伸硬两手,两巡灼见指前程。”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叶剑英D邓小平14、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毛泽东思想研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X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

7、个代表”重要思想15、1955的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6、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

8、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7、“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 )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第二十二条军规18、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一阶层获得的政治权益最多( )A贵族B平民C奴隶 D工商业奴隶主19、梭伦改革使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的原因有( )“解负令”的颁布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四百人会议”的建立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A、 B、 C、 D、2

9、0、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21、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22、下列哪些措施或做法对秦国历史的发展不利( )废井田普遍推行县制连坐法按军功大小授爵赐田赐奴婢 轻罪重罚ABCD23、导致孝文帝改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宗主督护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 民族政策的合理调整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碰撞ABCD24、下列属于孝文帝改革中“均田制”

10、所包含的可“均”的土地有( )地主占有的土地 农民占有的土地无主土地ABCD25、鲜卑族经过改革,最终完成封建文化的进程。其根本表现是( )A服饰汉化B语言汉化C同汉族通婚D由游牧经济变为农耕经济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20分,28题13分)26、(17分)文化的差异性目前已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文明。“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借鉴、继承与创新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忠于民族、国家,追求全民利益的爱国主义价值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

11、,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儒家强调人格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物质价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提倡仁爱,强调人际和谐:“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兼爱”、“非攻”“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重视人伦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协调,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儒家重“信”为立身处世的基础。传统道德提倡“仁、义、礼、智、信”;“亲、慈、友、义、恭、序、信”如敬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就是人伦关系传统要求。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和以事论理、以史为鉴的道德教化方法:儒家提倡自我道德修养“三人行,

12、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材料三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中西对比500年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

13、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涵?(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费正清的观点。(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4分)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其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材料三: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