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3390014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人教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部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卷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卷为第5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得 分第卷得 分评卷人一、(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答案标号填在下面表里。题 号1234567891011答 案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震悚(sh)迸溅(bn)服侍(sh)锲而不舍(q)B拯救(zhn)惧

2、惮(dn)迟钝(tn)仙露琼浆(qing)C嗥鸣(ho)校对(xio)矜持(qn)忧心忡忡(chng)D修葺(q)哀悼(do)挚痛(zh)语无伦次(l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 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 。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相信在法国人民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巴黎圣母院一定能顺利 、再现辉煌。A文明宝藏修复中&国教育出%版网B文化宝藏恢复C文明瑰宝修复D文化瑰宝恢复3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对朋友说的一段话,选出没有语病的句子中国*教育#出&版网%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发挥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

3、体不限,提倡创新,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ABCD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汉高祖刘邦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为其一统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w*ww.z%A;“”B;“”C。“”D。“”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A首联写农家在丰年里殷勤待客的

4、情谊,直接抒写自己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C颈联写农人庆贺“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让诗人流连忘返。D尾联写出了诗人的悠闲惬意,表现了作者对古风犹存的家乡的热爱之情。阅读伟大的悲剧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

5、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

6、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6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科特探险队第二个到达了南极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B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C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帐篷、国旗和信件,并要求斯科特为挪威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做证。D斯科特并未接受为挪威探险队做证的任务,因为对他来讲这是冷酷无情的职责。7对文中画线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

8、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B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C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D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8对选文结尾加点部分“这一事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曾经到达过南极点的人。B“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C“这一事业”指的是把阿蒙森留下的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D“这一事业”指的是在世界面前为别人完成的业绩做证。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回答911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9、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十余岁 阅:经

10、过,经历B竟不可得 竟:竟然C转转不已 已:停止D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10对“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B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C你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D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11下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条理清晰,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B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C本文作者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D本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第卷得 分评卷人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

11、完整。(1)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3)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苔痕上阶绿,_。 (刘禹锡陋室铭)(6)此夜曲中闻折柳,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展开联想,以“_,_”两句诗,借“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得 分评卷人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

12、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黄琬:东汉人。建和元年: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诏:皇帝的命令。对:回答。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为魏郡太守 为:_(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未:_1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译文:_ 15幼时黄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举例说明。(2分)_ _ 得 分评卷人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阅读天使一文,回答1619题。天 使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