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89787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其中选择题 42分,非选择题108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考试过程中考生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在其它区域作答无效。一、古代诗文阅读(57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2题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

2、人,夺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诏狱。获宥。增自是不敢肆。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先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吏部除副使罗篪为按察使,参政李辂、佥事陈永为布政使。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篪等遂还故官,瑛致仕。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还进右副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母忧

3、起复,再辞。不许。天顺四年,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岁余,遇疾致仕。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或咎聪,聪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严而肃,时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辽东失事状。直庇巡抚陈钺,聪不能争,论者惜焉。十八年乞归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赠少保,谥庄敏。聪为谏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贤者多乐就焉。(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4、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B.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C.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D.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

5、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也可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B.夺情:又称夺情起复,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时常发生在战场将士身上。也指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C.复辟:指失位的君主复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也可意指恢复。明英宗曾亲征瓦刺被俘,京师别立代宗;英宗还朝,被尊为太上皇。后其发动政变,复位为帝。D.致仕:意为交还官职,“还禄位于君”,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不禄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古人“致仕”的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林聪仗义执言。不少佞臣因之下狱或贬官。林聪勇于发现单增家奴仆的罪行,并将奴仆关进诏狱;他极力上奏反对罗篪等人的升职,最终使之回到以前所居官职。B.林聪体恤百姓。福建银税繁重,他屡次请减;山东发生饥荒,他赈救百姓。朝廷平定曹钦叛乱时,有将士滥杀无辜,屠戮乞儿,斩首报功,他予以坚决制止。C.林聪刚正不阿。各部门官员都忌惮他;他所说的话,没有敢不执行的人,吏部尤其严重。为人不严而肃,担任谏官,从来不犯严重的错误,贤德之人喜欢接近他。D.林聪宽厚平易。进升右副都御史后,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决断,只捕杀作乱之人的首领,其余人等全都放归生路;查究辽东事时,能庇护巡抚陈钺。他在当时很有德望。4.把文中画横

7、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2)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裴宽父无晦,袁州刺吏。宽通略,以文词进,骑射、弹棋、投壶特妙。景云中,为润州参军,刺史韦铣为按察使,引为判官,清干善于剖断,铣重其才,以女妻之。转太常博士。礼部拟国忌之辰享庙用乐,下太常,宽深达礼节,特建新意,以为庙尊忌卑则登歌,庙卑忌尊则去龠(龠:古代管乐器)。中书令张说谓宽明识,举而行之。再迁为刑部员外郎。有万骑将军马崇正昼杀人,时开府、霍国公王毛仲恩幸用事,将鬻其狱,宽执之不回。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8、选吏部侍郎,及玄宗还京,又改蒲州刺史。州境久旱,入境,雨乃大浃。迁河南尹,不附权贵,务于恤隐。政乃大理。改左金吾卫大将军,一年,除太原尹。赐紫金鱼袋。玄宗赋诗而饯之,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天宝初,除陈留太守,兼采访使。寻而范阳节度李适之入为御史大夫,除宽范阳节度兼河北采访使替之。时北平军使乌承恩恃以蕃酋与中贵通,恣求货贿,宽以法按之。檀州刺史何僧献生口数十人,宽悉命归之,故夷夏感悦。宽以清简为政,故所莅人皆爱之,当时望为宰辅。及韦坚构祸,宽又以亲累贬为安陆别驾员外置。林甫使罗希奭南杀李适之,纡路至安陆过,拟怖死之。宽叩头祈请希奭不宿而过。宽又惧死,上表请为僧,诏不许。然崇信释典。常与僧徒

9、往来,焚香礼忏,老而弥笃。累迁东海太守、襄州采访使、银青光禄大夫,入拜礼部尚书。十四载卒,年七十五。诏赠太子少傅,赙帛一百五十段、粟一百五十石。兄弟八人,皆明经及第,入台省,典郡者五人。 (节选自旧唐书裴宽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B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C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D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

10、有体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若不会,就用箭投酒壶代替。B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主要职责是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C蕃酋,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部落的称谓。除蕃字以外,还有蛮夷等字眼。D。生口本指俘虏。后以俘虏为奴隶,即用作奴隶的称呼。从文中语境看,是俘虏之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宽官居太常,通晓礼仪礼节。礼部打算皇帝忌日那天在宗庙配乐祭奠,裴宽认为庙尊忌卑就可以登堂而歌,否则不可,张说按这种说法予以施行。B裴宽不惧权贵,敢于

11、秉公执法。万骑将军马崇白天杀人,尽管权贵王毛仲想收受贿赂,枉法断案,但身居刑部员外郎的裴宽依然逮捕了马崇。C.裴宽关心百姓,深得皇帝赞赏。他刚来到蒲州任职,久旱的蒲州就下了一场透雨,这件事从侧面表现了裴宽对百姓的体恤,唐玄宗曾赠诗予以褒扬。D裴宽受累被贬,试图躲避灾祸。裴宽因受韦坚的牵连被贬安陆,罗希奭绕路经过安陆,恐吓裴宽,让他自杀,裴宽因怕死上表辞官,出家为僧。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为判官,清干善于剖断,铣重其才,以女妻之。(5分)(2)宽以清简为政,故所莅人皆爱之,当时望为宰辅。(5分)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

12、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

13、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宋史刘温叟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4、) (3分)A.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B.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C.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D.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 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 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

15、做了土”。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二)古诗阅读(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