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389646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密度检测仪(BMD)临床应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BMD的临床价值 2010 骨密度测量的临床价值 规范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骨折危险性的预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2010 骨的解剖 人体骨骼分皮质骨 Cortical 和松质骨 Trabecular 其中80 是皮质骨 各部位含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比例不同 各种骨疏松在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丢失率和时间不同 如绝经后妇女骨丢失发生的早 主要在松质骨 而老年性骨丢失发生晚 皮质骨和松质骨同时受累 66 90 66 90 25 25 2010 骨质疏松症概念 骨质疏松症 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増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2010 骨质疏松症特点 其特点是骨质变

2、得更轻 更弱 更脆 失去原有的强度 脆性増加 易发生骨折 2010 骨质疏松症病理改变 轻 中 正常 重 正常骨小梁 骨质疏松骨小梁 2010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骨痛脊柱变形骨折 2010 脊椎骨折的发展 第一年 第10年 第20年 2010 骨质密度测量技术 传统的X线摄片双能射线吸收仪双能X线吸收法 DualEnergyX RayAbsorptiometry DXA 定量CT QCT 定量超声 QUS MRI 2010 DXA技术 工作原理DXA根据X线的差别吸收特性 即X线穿过物体时 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线的吸收量不同进行骨密度的测量 低的X线能量 35kev 对软组织成像分辨率最高高的

3、X线能量 70kev 对骨组织成像分辨率最高DXA均采用同时发射双能量的方式 利用高 低两种能量的X线穿透人体 在软组织上差异较少 在骨组织上差异较大 由相应的探头接受计数 经计算机处理 由高 低能量的计数相减 消去软组织计数 剩下骨组织计数 在由计数方程计算而得到骨密度 2010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NOF 建议骨密度测定的适应范围 65岁左右的妇女 绝经后妇女 具有一个危险因素以上者或有过一次骨折史 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 长期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 2010 如何选择测量部位 诊断 一般以腰椎和髋部为主要测量部位 老年人因腰椎骨质增生影响 可选用髋部 只有特殊情况 髋或脊椎不能被测量或结

4、果不能用 超重病人 超过DXA扫描床的承重量 时才测量前臂BMD筛选 对大规模的人群筛选时 四肢骨密度测量和超声测量有一定优 2010 DXA常规检查部位 2010 脊柱前后位 检测患者骨密度的理想位点脊柱是人体重量的承受部位 并且易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含有大量的代谢活性小梁骨 软骨 松质 使脊柱成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最敏感位点 2010 股骨近端 是与髋关节骨折甚至其他部位的骨质疏松症骨折相关的最重要的测量指标 股骨BMD低是提示髋关节骨折风险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指标 与单侧测量相比 使用双侧股骨BMD平均值可以将测量的精确性提高30 2010 前臂远端 测定前臂末端BMD 是一个能够显示原发性和继

5、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应的理想部位 2010 如何看结果 检查扫描位置是否正确有无伪影兴趣区的划分是否正确骨密度值T值 数据库 地区及人种等 Z值 2010 Z值与T值 T值 是将测得值与正常年轻人的骨峰值比较得出的值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治疗阈值选择 Z值 是将测得值与同年龄 同性别 同种族的人群比较得出的值判断骨质疏松危害程度继发性骨质疏松诊断绝经前妇女的诊断青少年成长评估 2010 BMD测量的放射量 DXA绝对安全 病人做一次骨密度测定所受的辐射量仅仅是照一次胸片量的1 10 与一个人一周在自然界所受的辐射量相等 其射线量是非常低的 友情提示 孕妇禁止做该项检查 2010 骨质疏松症

6、的诊断标准 WHO骨质疏松症专题工作小组根据T值制定的绝经后女性诊断标准 正常 T值 1SD 骨量减少 T值在 1 2 5SD之间 骨质疏松症 T值 2 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 T值 2 5SD 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2010 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 对OP诊断标准的共识 2003 绝经前女性的诊断 20岁 绝经期 WHO标准不能用于正常绝经前女性的诊断用Z值 不用T值有继发性原因 即激素治疗 性腺功能低下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 或有骨折的危险因素 合并低BMD 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绝经前女性 不能仅根据骨密度测量诊断标准来诊断骨质疏松 2010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005年 诊断标准 正常 T值 1 骨量减少 T值在 1 2 0之间 骨质疏松症 T值 2 0 严重骨质疏松症 T值 2 0 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此标准用于女性 男性参考使用 但此标准还需得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同 2010 骨质疏松的预防 1 正确生活方式2 适当运动3 合理补钙 2010 DEXA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国际公认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 2010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