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520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肃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导入新课北伐顺利进军之际,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看题目 知大意)二、学习目标(屏幕显示)自学目标:1、识记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和意义。以及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知道两个起义的最终结果(成功或失败)2、识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人物、它在中国革命史上

2、的地位、井冈山会师(时间、人物、最后部队名称)和意义。3、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和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互学目标: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何意义?2、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遵义会议的意义?根据地图说出红军长征路线?三、引导自主学习认真预览课文,看看本课有几个标题?分了几个层次?每个标题下的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看标题 知层次)(一)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二个标题标题“八一南昌起义” “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大小字下的大小字,解决以下问题(8分钟)(看句段知含义)1、学生自学解决自学目标(1)、(2)(学生在书上勾画,小组内提问重点,背诵记忆)学生讨

3、论解决互学目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何意义?(先在小组解决,组内展示、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教师点拨 ,背诵记忆)3、教师点拨: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俄国革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把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来一条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二)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三个标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下的大小字,结合看课本地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看句段知含义):1、学生自学解决自学目标(3)

4、(学生在书上勾画,小组内提问重点,背诵记忆)2、学生讨论解决互学目标(2)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遵义会议的意义?根据地图说出红军长征路线?(先在小组解决,组内展示,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教师点拨 ,背诵记忆)3、教师点拨:路线:(瑞金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大雪山草地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会宁)四:精讲点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星星之火”,燃

5、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导致国民党开始大规模地对根据地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这颗火种也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的五达标测评: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广州起义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3.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始于( )。 A. 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B. 南昌起义C.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 南昌起义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开始D. 遵义会议5. 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时间是( )。 A1933.10 B 1934.10 C 1935.10 D1936.106、材料阅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请写出这段行程的出发点和终点。诗中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几件大事?其中“大渡桥横铁索寒”发生在( )A赤水河 B、金沙江 C、泸定桥 D、草地诗中“三

7、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什么事件? “三军”是哪三军? 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红军的哪些革命主义精神?(6)计算一下,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六总结提升:1、学生总结(略)2、教师总结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七、我的反思:学生在参与与展示时很积极,参与意识很强,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升华做的较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