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37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四爱国运动学习目标五四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学习重难点五四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导 学 过 程感悟预习: 1、(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宣告中国外交的失败。2、爆发: 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3、口号:他们要求“ ,内除国贼”、“拒绝在 上签字、”“取消 ”、“誓死力争, ”。4、过程:1919年6月初以后,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中心转移到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走上了历史的舞台。5

2、、结果: 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 等卖国贼的职务。6、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 和 的爱国运动。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 的开始。(原因是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展示:1、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P49)提示:解题时应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经济政治状况、国际地位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政策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从“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来说明处于弱国地位的中国,只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P52)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

3、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3、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有那些?4、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不同?(P53)答: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上文中的“过激派”、“伪说”、“此种学说”分别拍

4、的是什么?引文作者对“罢学风潮”的认识正确吗?请说出理由。?(P53)提于:“过激派”指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伪说”、“此种学说”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引文作者站在反动立场上对“罢学风潮”原因认识是错误的。“罢学风潮”的原因是抗议帝国主义无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抗议北洋政府推行的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的反动政策。6、召开以“五四精神”为主题够班会。(P53)提示:“五四运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情感和英勇斗争精神,班会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取消“二十一条”C“还我青岛”D

5、“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B C D 3、“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国贼指谁?(3)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有谁?(4)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5)材料二这些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最终任务是什么?(6)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这次运动有何意义?(7)镇压五四爱国运动的政府是哪个?6、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请回答:(1)这是什么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