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94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2、甲午中日战争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4、“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3、化的程度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5、“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6、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

4、入机器生产7、京津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祸首”,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的北伐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 师夷长技 D.民生主义9、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

5、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1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上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是指:()A

6、.设立外务部 B.割让香港岛 C.割地赔款 D.拆毁大沽炮台12、“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变法强国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D“民主科学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13、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

7、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4、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15、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规定颠覆了()A.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B.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天下为主,君为客”16、1923年,胡适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对“新青年”这个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民

8、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弘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D尊孔复古是时代的主流17、“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18、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封建制度19、陈独秀认为,以往的历次革命都是“单独政治革命”,均未触及“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艺诸端”,对中国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

9、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材料反映陈独秀A.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 B.号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C. 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 D.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20、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2、 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割地赔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22、第

10、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23、根据近代某条约规定,“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各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甲午中日战争直接有关。2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说明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25、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表明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6、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

11、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3、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1851年1月,_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提出“_”的口号。28、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了_。马关条约割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9、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四、材料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2、30、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共6分)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2分) (2)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1分)如果把他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1分)(3) 如果把“孙中山”的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2分)31、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7分)【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

13、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下图 (圆明园)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南面图上系十二、一等字,此线循城墙南址随成垛而画。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1分)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1分)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1分)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1分)(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1分)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对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启示?(1分)3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5分)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