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92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学生记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内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官渡之战的背景:(了解) _末年,_割据混战,_遭到严重破坏。_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不断增强。_占据黄河以北,势力很大。 2、 赤壁之战的背景:(了解)曹操基本上统一了_,想要 _ 。 南方 _ 、_ 势力有所发展。3、填表: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掌握)战役名称发生时

2、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战争特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三国鼎立知识点(掌握)国家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魏蜀吴5、三国经济的发展:(掌握要点部分) 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兴修_ ,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在丞相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_,加速西南地区开发。吴国:开发江东,_ 发达。年,孙权派 _ 率船队到达_(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的联系。【合作探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巩固练习】( )1、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 )2、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A曹操

3、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 )3、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很大反响,问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A.公元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229年 ( )4、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 ( )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6、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王,国号吴( )7、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很大反响,问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229年( )8、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9、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 BC D【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