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呼吸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389097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护理呼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护理呼吸(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气道的护理 2018年11月20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为气道的有效引流 通畅 机械通气 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道 鼻咽通气道 气切套管 环甲膜穿刺针 经鼻气管内导管 喉罩 经口气管内导管 口咽通气道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 有效的维持生命的通道 口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管 环甲膜穿刺针 喉罩 气管插管 气切套管 2020 5 31 5 人工气道的建立对机体的影响 气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气道的防御机制 咳嗽功能减弱或消失管理不善导致并发症 气管粘膜水肿 出血 肺不张 气管食管瘘 气管移位 气管塌陷 所以人工气道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气道的管理

2、 一 管路的固定二 气囊的管理三 气道的加温湿化四 吸痰的相关问题五 VAP的预防六 人工气道的健康教育指导 一 管路固定 一 气管插管的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 胶布固定法 绳带固定法 支架固定法 弹力固定带法固定后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 每12小时做口护一次 每24小时更换牙垫 并将气管导管位置从口腔的一侧移至另一侧 以免长期压迫引起口角溃疡 糜烂 若口腔内分泌物浸潮固定胶布 随时更换重新固定 妥善固定插管 二 气管切开置管的固定 将两根寸带 一长一短 分别系于套管两侧 将长的一段绕过颈后 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或打手术结 以防脱出 松紧要适度 以一指的空隙为宜 翻身时最好有两人合作 保

3、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 且注意对气管导管的压力减小到最低 尤其是螺纹管长度应适宜 辅以有效支架扶托 可防止脱管发生 三 意外拔管的防范1 常见原因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气管切开管过短 每日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适当的约束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 应给病人头部活动范围 为病人翻身时 应将呼吸机管道从固定架上取下 以免被牵拉而脱出必要的镇静 2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3 意外拔管的处理 一旦发生意外拔管 应立即给予恰当的吸氧方式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的用物 随时准备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切开5 7天形成窦道 未形成时经口气管插管 二 气囊的管理 一 气囊管理的

4、作用为什么气囊管理在人工气道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固定气管导管密闭气道保障正压通气防止误吸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发生 压力高易造成气管黏膜坏死 现临床已淘汰 常用 由医用塑料制成 压力可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可有效降低气管壁压力 减少气管病变 可随外界大气压力和导管与气管壁间隙自动调节充盈度目前临床应用有限 二 气囊种类 低容高压气囊 高容低压气囊 气囊 三 气囊压力 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2 45KPa 25cmH2O 以下 即低于正常的毛细血管灌注压 理想的气囊压力在25 30cmH2O 传统的方法 气囊定时充气 放气 四 气囊放气 1 每6 8小时放气囊一次 每次5 10分钟

5、放气囊时必须应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技术 吸净气道内分泌物 防止分泌物误入气管 引起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2 患者进食时 应将气囊充分充气 并让患者半卧 以免误吸或食物向气道内返流 3 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 应将气囊充分充气以免影响潮气量 目前的方法如果没有指征 通常不常规气囊放气 因为气囊放气并没有明显影响气管壁的压力 相反却增加分泌物吸入和诱发低氧血症的危险 定期气囊放气指征 为了评价气囊的漏气情况 为了清除气囊上方的潴留物 为了让病人发声 在气管插管 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或外科手术后 为了评价气囊内气体的容积 湿化方法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2呼吸通路滤器 人工鼻 3气道内雾化4气道或人工气道内直接滴

6、入 三 气道的加温湿化 湿化液一般每日不少于200 250ml持续滴注可用微量泵 一般为5 10ml h间断滴入为每隔30 60分钟向气道内滴入2 3ml湿化液 气道或人工气道内直接滴入 气道湿化的效果判断 湿化满意痰液稀薄 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 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 患者安静 气道湿化的效果判断 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 需不断吸引听诊呼吸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 烦躁不安 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发绀 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 血压改变 湿化不足痰液粘稠 不易引出或咳出听诊呼吸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烦躁 发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眼结膜

7、充血水肿 血压升高 气道湿化的效果判断 四 吸痰的相关问题 过去 适时吸痰 常规2h观情况吸痰一次 多项文献证明更易误伤血管 不必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 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 通气量降低 窒息等现在 按需吸痰 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根据病人咳嗽有痰 吸引不畅 听诊有啰音 气道压升高 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一 吸痰的时机 吸痰指征分为 客观情况 病人 护士三方面 1 客观情况包括 气道压力报警 SpO2下降 等 2 病人方面包括 病人主动要求 病人咳痰无力 3 护士方面包括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 包括听诊 血气指标 胸部X等 二 吸痰的指征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供纯氧2分钟每次吸痰时间

8、勿大于15秒 两次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选择适宜口径的吸痰管插入时不得吸痰 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熟练轻柔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注意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电的变化 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 当心率明显减慢或氧饱和度下降至80 则立即停止吸痰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并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 三 吸痰的注意事项 五 VAP的预防 患者体位 床头抬高30 45度及时吸引上呼吸道分泌物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正确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无菌吸痰技术 视气管如血管 及时倒弃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 防止返流入患者气道有效的气道湿化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 湿化液每天更换 湿化罐每周消毒灭菌 六 人工气道的健康教育指导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人工气道的目的及需要其配合的意义2 询问病人自我感受 采用语言和非语言性的方式与病员沟通3 备好纸 笔和提示板 以便于病人交流4 关爱病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需要指导加强自我呼吸训练 争取早日脱机 早日康复 小结 良好的人工气道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因此人工气道建立后 气道的固定 气囊的管理 气道的湿化 分泌物的吸引以及预防感染都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们缺一不可 严格 细致 有效是早日撤机拔管的基本保证是危重病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