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9059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公司冶理实战管理手册(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事会董事会实战实战手册手册 华华彩咨彩咨询询机构机构 目录目录 董事会争夺实战董事会争夺实战 4 策略 1 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及提案权 4 战术1 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 4 战术2 运用股东大会提案权 5 战术3 股东大会的表决权和表决程序 5 战术4 让见证律师发挥作用 6 策略 2 争取股东大会控制权 6 策略 3 打好股权收购战 7 第一招 向公司其他股东协议收购非流通股 7 第二招 二级市场增持 7 第三招 通过拍卖 变卖取得股权 7 第四招 股权先托管 后过户 7 第五招 标购即要约收购 8 第六招 一致行动人持股 提高持股比例 8 策略 4 代理权争夺 8 策略 5 改组董事会 1

2、1 第一招 控制董事的提名方式 11 第二招 对董事的资格审查 12 第三招 限制董事的更换数量 12 第四招 限制股东提名董事的人数 12 第五招 利用董事辞职 罢免的机会 12 策略 6 发挥机构及公众投资者的作用 14 第一种 发起股东决议 15 第二种 非正式影响 15 第三种 投反对票或拒绝投票 15 策略 7 发挥债权人作用 15 策略 8 反收购策略 16 战术一 公司章程设置 驱鲨条款 16 战术二 毒丸术 17 战术三 焦土术 17 战术四 管理层收购 18 战术五 白衣骑士 18 战术六 围魏救赵 18 战术七 抬高股价 18 控制权之争大趋势 19 附文一 十起控制权之争

3、的典型案例 21 附文二 按主体划分的七类控制权之争 24 附文三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引发控制权之争 25 附文四 标购 27 控制权之争规则反思控制权之争规则反思 28 爱使股份 600652 VS 大港油田 29 方正科技 600601 VS 裕兴 29 郑百文重组 31 董事会争夺实战董事会争夺实战 编者按 上市公司是众人觊觎的珍稀资源 其独有的筹资能力 二级市 场差价及治理结构缺陷 成为容易获利的工具 因此 自 宝延之争 以来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战风生水起 至今 控制权之争已形成一种趋势 控制权之争一旦发生 争夺双方总 是绞尽脑汁 借助法律 技术 政策等各种手段 进行控制和反控制 收购

4、和反收购的殊死搏斗 衡量控制权的主要标志是董事会组成结构的转变 因 此谁控制了董事会 谁就争取了主动 本期封面文章 争夺董事会 实战手 册 总结了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八大经典策略 控制权争夺的案例中 我们发现 争夺双方通过各种合法 违法或模糊 的手段 在为对方制造控制障碍的同时 也可能会侵犯股东权益 当控制权 的获得不足以补偿收购成本时 有的操作者便损害中小股东的财产权 这种 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比如本期封面故事另一篇文章 争夺董事会 规则 反思 所剖析的 郑百文重组 马应龙事件 在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越来越复杂的博弈中如何保证广大股东权益 法 律法规如何不偏离制订的初衷 是本刊组织这一专题的

5、重点 一旦上市公司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失衡 所有权与代理权分离 便有 可能发生控制权之争 控制权之争按主体可分为 7 种类型 如附文二 而 促成控制权争夺的内在原因是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 如附文三 控制权之争一旦发生 各方总会借助法律 技术 政策等手段 各出奇 招进行殊死搏斗 从中我们总结出一系列控制与反控制 收购与反收购的经 典策略 策略策略 1 1 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及提案权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及提案权 战术战术 1 1 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运用股东大会召集权 2000 年 8 月 名流投资 取得 幸福实业 6000 万股法人股而成其 第一大股东 名流 的入主受到原大股东 湖北国投 的

6、抵制 在改组董 事会的提案遭董事会否决后 名流 发起了由提议股东自行召集的上市公 司股东大会 结果顺利改组董事会 争得控制权 2000 年 中国证监会公布了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 以下简称 规范意见 对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提案权作出了细致规定 比如股东 只要单独或联合持有公司有表决权的股权总数 10 以上 即可提议召开临时 股东大会 董事会如拒绝将股东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决议或拒绝召开股东大会 收购人可决定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此后 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被广泛运用于股权收购战中 比如 国际大厦 二股东 河北开元 在 2001 年自行召集了 7 次临时股东大会 要求追究大股东的经营责任并改组董事

7、会 只是由于持股比例低而屡屡铩羽 而归 战术战术 2 2 运用股东大会提案权运用股东大会提案权 提案率最高的事项有董事 监事任免 修改章程等 提案权的主要纠纷 包括 1 提案的有效时间 规范意见 规定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通知发出后 双方不得再提出通知中未列出事项的新提案 修改提案应在会议召开前 15 天公告 否则会议应顺延 而 2000 年 5 月 在 猴王 股东大会召开前夕 公司 5 名董事临时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罢免另外 4 名董事 并计划将该议案 直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明显在程序 内容诸方面严重违规 后被武汉证管 办制止 2 提案分拆的效力 比如在 1999 年 申华实业 第一大股东 君安 在

8、股东大会会议通知中提出一个完整提案 新董事更换老董事 但选举时 却被申华拆为 4 个表决事项 结果两名 君安 董事被罢免 而 君安 拟 更换进董事会的两人却落选 由于当时找不到解决的法律依据 君安 申华 的矛盾迅速升级 现 规范意见 规定 如将提案进行分拆或合并表决 需征得原提案 人同意 原提案人不同意变更的 股东大会会议主持人可就程序性问题提请 股东大会做出决定 并按照股东大会决定的程序进行讨论 但该规定仍有不妥之处 股东大会对程序性问题表决 应视为一项新的 表决议案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 让主持人临时提请股东大会表决显得不太规 范 3 股东的董事提名权 许多上市公司章程里都有限制股东提名董事候

9、 选人的条款 有时严格得可用作反收购的 驱鲨剂 例如将董事提名权只 给原董事会 或要求股东提名的候选人名单要经过董事会同意才可提交股东 大会决议等 许多纷争由此而起 战术战术 3 3 股东大会的表决权和表决程序股东大会的表决权和表决程序 关于股东表决权 表决程序的纠纷在收购战中也不少 1 关联方的表决权 规范意见 规定 在就关联交易进行表决时 关联股东要回避 但关联股东却千方百计规避法律 如以形式上的非关联股 东出面表决或将关联交易设计成形式上的非关联交易 2 名义股东表决资格的认定 常见的是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不一致引 发的争议 比如 广西康达 有一位持股达 4 2 的法人股东并非真正出资者

10、各方对此心知肚明 该股东素来有出席股东大会的权利但无表决权 这在控 制权稳定时期没有任何不妥 而一旦发生控制权之争 就成了双方争执的焦 点 3 股东大会的会议期限 股东大会的日程一般是半天或一天 但也有 特殊情况 如在 胜利股份 召开股东大会期间 通百惠 和 胜邦 拿 出了两份针锋相对的董事会 监事会候选人提案 由于 两选一 的选举办 法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两套提案无法继续表决 只好暂时休会 并于次日继 续进行 通百惠 与 胜邦 就会议隔日召开的效力问题各执一词 现 规范意见 规定 董事会应当保证股东大会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连 续举行 直至形成最终决议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异常原因导致股东大会不能 正

11、常召开或未能做出任何决议的 董事会应向交易所说明原因并公告 并有 义务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召开股东大会 4 表决票的管理 在 方正科技 一次股东大会上 股东之一 基金 金鑫 的代表意外地发现自己投的弃权票不翼而飞 董事会 见证律师则坚 称票箱里没有发现金鑫的表决票 从此表决票的管理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 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条款 战术战术 4 4 让见证律师发挥作用让见证律师发挥作用 法律要求股东大会要有具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出席 并出具法律意见 有时律师的意见会对股东大会的表决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 广西康达 股东 大会上 前面提到的一位名义股东被董事会聘请的见证律师现场裁定为无表 决权 从而改写了

12、表决结果 策略策略 2 2 争取股东大会控制权争取股东大会控制权 足量的有效表决权 控制权之争最终要靠股东大会 改朝换代 或 鸣金收兵 关键在于 足量的有效表决权 决议事项不同 所需有效表决权数量也不同 股东大会决议可分为普通 决议和特别决议 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1 2 以上通过 特别决 议则要 2 3 以上通过 特别决议事项一般包括增资减资 发行债券 分立 合并 解散和清算 章程修改等 股东股权并非就是有效表决权 如关联交易回避表决 类别股份单独表 决等情形 国外存在 类别股 概念 如普通股和优先股 部分股份无表决 权 部分股份有特殊表决权 如双倍表决权 一项涉及类别股东权益的议

13、 案 一般要获得类别股股东的绝对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国内上市公司股份都 是普通股 一般事项上都有相同的表决权 而国内所指的类别股 指普通股 中的 A B 或 H 股 1994 年 赴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 要求公司在变 更或废除类别股东的权利前 应当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 经受影响的类 别股东分别召集会议 2 3 以上通过才行 此外 国内上市公司的类别股还应包括国有股 法人股 和社会公众股 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大多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因此凭借这种绝对优势 他们 可以很轻松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股东 因此 承认国有股 法人股 社 会公众股为类别股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类别股份制将更切合国情 能更有效 地

14、防止大股东滥用控制权 有效表决权包括直接持股 代理权征集和机构投资者或公众投资者的支 持票 直接持股最常见 征集表决权也可以有效提高持股比例 而争取机构 公众投资者的支持更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而言 收购人只要保证有足够的有效表决权 赢得战役指日可待 当然 反收购方控制着公司及董事会 在控制股东大会运作 控制议案内容 控制信息披露 控制决议内容等方面极具优势 但如表决权份量不够 则只 是 缓兵 而无法 退兵 策略策略 3 3 打好股权收购战打好股权收购战 股权收购最重要的是保持 适度 的持股比例和持股结构 持股比例偏 低或持股结构不稳定 都会影响控制权的牢固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程度 控制权

15、所需配备的股权额大小不等 一般取得 20 30 即可相对控制公司 50 以上则可绝对控制 股权高度分散如三无概念公司 可能不到 10 就能当 第一大股东了 股权稳定控制的比例一般要求在股东大会有效表决权的 2 3 以上 这样 即便是特别决议事项 也能保证结果有利于自己 下面谈谈具体战术 第一招第一招 向公司其他股东协议收购非流通股向公司其他股东协议收购非流通股 能组合成控股权或决定胜负的少数股权 是控制权争夺双方的首选目标 为取得股权 两方往往相互竞价 持股股东深谙手中股权的潜在价值 待价 而沽 多以满意价位套现 第二招第二招 二级市场增持二级市场增持 流通股价一般远高于公司非流通股的定价 这

16、对增持人的实力是个考验 另外还要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则 第三招第三招 通过拍卖 变卖取得股权通过拍卖 变卖取得股权 公司原股东所持股权如涉及债务 诉讼等已进入拍卖 变卖程序 争购 方可趁机拿到股权 不过要小心拍卖风险 股份有可能落入第三人之手 或 拍卖价偏高导致收购成本抬高 第四招第四招 股权先托管 后过户股权先托管 后过户 如国有股未取得相关批文暂时无法办理过户 股份尚在锁定期无法出售 或其他原因 买方可先期支付定金或保证金换取股权的托管权 包括表决权 收益权等 当然托管只是权宜之计 存在一方违约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可能 第五招第五招 标购即要约收购标购即要约收购 证券法 规定持有 30 股份以上的收购者负有 要约收购 的义务 证监会对强制要约义务的豁免手续也越来越严格 2000 年初几起收购案未被 豁免而流产后 30 的持股比例成为收购雷区 大量 29 式收购应运而生 成为规避全面要约义务的新对策 有关标购的详细阐述 见附文四 标购是争夺控制股权双方的激烈对抗 国外较流行 国内则尚未出现成 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 1994 年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 STAQ 系统公开标购 广西玉柴法人股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