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89059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选择题1.经医生确诊某患者有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解析】选D。本题考查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人体会动员大量的白细胞来到有炎症的部位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血液中白细胞大量增加;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目下降恢复到正常值。图像D反映了白细胞的这一数量变化。2.下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内某器官前后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判断该器官是()A.小肠B.肺C.肾脏D.肝脏【解析】选C。分析柱形图可知血液流经该器

2、官后,血液中氧气、葡萄糖、尿素都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从尿素的减少可判断该器官是肾脏;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会增加;血液流经肺后氧气会增多,二氧化碳会减少。血液流经肝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葡萄糖增多,尿素增多。3.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加入抗凝剂后血液分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如果血液凝固,会形成血块,析出的液体叫血清。4.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解析】

3、选B。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将新鲜的血液加入试管内,放入适量的抗凝剂,可以看到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下层是血细胞,所以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5.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养料B.二氧化碳C.氧气D.废物【解析】选C。如题图所示,该物质在段上升,在段下降,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6.下图中能正确表达下肢静脉内血流情况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静脉及静脉瓣的理解。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下肢静脉的血流方向应是由分支到

4、主干,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B正确。7.医生给病人打吊针常要从病人手背处找到些“青筋”,然后从“青筋”处注射,这种“青筋”是()A.动脉B.肌肉C.静脉D.毛细血管【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体血管的类型。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大多数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分布位置有的较深,有的较浅,人手背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8.下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分别是()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解析】选C。分析题图,动脉出血要在近心端甲处止血,静脉出血要在远心端丙处止血。9.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

5、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解析】选B。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在人体的三种血管中,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是毛细血管。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组织细胞中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10.(2017济南学业考)如图为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心脏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B.为上腔静脉,内流静脉血C.为肺

6、动脉,内流静脉血D.用静脉滴注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心脏的a腔【解析】选A。由图可知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d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所以A的叙述是错误的。代表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分别是上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其中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内流静脉血,主动脉和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所以选项B和C的叙述是正确的。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要经过体循环首先回到心脏的a右心房,所以D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二非选择题11.(2017威海学业考)如图为“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这种类型的血管是_,据图说出两个判断的依据:_ ;

7、_。(2)根据图中血流的方向可知,与该血管B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_。(3)血液由A流向B后,图中所示的物质减少的有_。(4)运动时,该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则该物质交换过程可能发生在人体的_中,说明你的理由_。【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血管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窄,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该血管是毛细血管。(2)血液由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然后由毛细血管流入静脉;图中血流方向由A到B,所以与B端相连的血管为静脉。(3)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了物质交换,氧气、营养物质、水进入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进入血液。(4)运动时,骨骼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

8、来自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废物也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走,所以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会明显加快。答案:(1)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窄,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顺序可颠倒)(2)静脉(3)氧、营养物质、水(4)骨骼肌运动时,骨骼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废物也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走12.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问题。(1)为了使小鱼正常呼吸,减少伤害,进行实验时要用_(填“浸湿”或“干燥”)的

9、棉絮或纱布将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2)实验时,将盛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填“高倍”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3)上图中,血管B管腔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它是_;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判断血管C是_。(4)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为其提供动力的器官是_,它是输送血液的泵。【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1)实验时,为保护小鱼,应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将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2)实验时,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3)血管B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血液总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

10、,再由毛细血管流向静脉,故C是小动脉。(4)心脏能够不停地有节律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小鱼体内往复循环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答案:(1)浸湿(2)低倍(3)毛细血管小动脉(或动脉)(4)心脏13.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2表示消化管,则B过程表示_,进入3的物质到达4至少要_次经过心脏。(2)若1是肾小囊内壁,则A过程表示_,正常情况下2中的液体不会含有的成分是_。(3)若1是肺泡壁,则B气体的最终作用是_。血液流经4时,此处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中,至少穿过_层细胞才能完成。(4)若4是脑细胞,则CD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D血液会经过_(血管)流回心脏。(5)若

11、3是臂部的毛细血管,某人于此处注射一种药物,经血液循环送到下肢患病组织4处,药物通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解析】(1)若2表示消化管,则B过程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此处吸收的物质经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心室,经过肺循环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经主动脉和各级动脉运输到4处。由此可见需要2次经过心脏。(2)若1是肾小囊内壁,则A过程表示一部分水、无机盐、尿酸、尿素、葡萄糖等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原尿中不会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中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氧气的作用是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到达肺部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到达肺泡。因此一共穿过3层细胞。(4)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血液变成静脉血。(5)药物随血液循环流经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通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答案:(1)吸收2(2)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4)氧气、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或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上腔静脉(5)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