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3388788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齐“三农”短板心得体会“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期间谈到记忆深处陕北老乡期盼干活能挑着“金扁担”时表示,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下,农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存的当下,稳住农业就稳重了“基本盘”。而要稳住农业,必须补齐“三农”中存在的短板。首先要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近年来,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加快

2、,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旧,甚至空缺,导致粮食生产还主要处于“望天收”阶段,这严重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阻碍了当地“三农”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在完善农村基本交通设施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高标准基本农田,在通过数字化推动农业节约高效用水的同时,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化体系,彻底打通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和“断点”,形成顺畅的闭路循环,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其次要补齐科技转化应用的短板。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农业的科技含量直接决定着农业发展的质量。而在广大农村,大部分农民多为中老年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农业科技认识不够,加上农业科技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大,在看不到成效的基础上,他

3、们不会轻易接受这些新事物,让农业科技转化应用遭遇尴尬。因此,要在加大农业科技研究的同时,创新“研、产、销”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科技化模式,让科研单位根据农民的具体需求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缩短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链条,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让农业生产更有底气,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三要补齐人才资金短板。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更离不开人才和资金支持。从现实来看,务农人员老龄化渐趋明显,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受限,最终导致农产品结构单一,影响农业发展。一方面,农业发展前程无限但活力不足,急需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有资金和眼光的务工人员开始出现返乡潮,一些大学生也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如何让这些人留在农村发展,成为补齐人才资金短板的关键。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并形成长效机制,鼓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多领域发展,多链条生产,用新的观念理念弥补历史遗留下来的农村产业结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一直寄予厚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夯实“三农”基础,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补齐“三农”短板,提高“金扁担”成色,高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也能更快更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