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88695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制造行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讲解(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免抵退税概念、计算、数据调整及特殊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操作流程(业务流程、申报流程、申报资料、申报期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特殊政策(视同自产产品、国家列明企业外购货物、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小型出口企业、视同内销征税)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一、免、抵、退税的概念1、免抵退税概念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应予免征或退还所耗用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

2、退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扣完时,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对未抵扣完的税额予以退税。2、生产企业范围 :凡具有生产出口产品能力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其出口的货物按照现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实行该办法的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3、出口货物范围(1)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出口或委托代理企业出口的货物是指生产企业自产的货物(购进原材料,经过本企业加工生产或委托加工生产的货物);(2)出口外购的视同自产产品;(3)试

3、点的生产企业从流通企业购进并直接出口的货物,可按出口自产货物的规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试点生产企业出口的外购产品如属应税消费品,可比照外贸企业退还消费税的办法退还消费税。当前讲授4、生产企业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来料加工: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元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由外商销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加工货物出口后其复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实行免税管理。进料加工:出口企业赴会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配件、配套件等,有国内生产企业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在销往国外市场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复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

4、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国内进料深加工结转: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海关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实行全过程计算机管理的加工企业提取监管所必须的财务、物流、生产经营等数据,与海关计算机管理系统相连接,从而实施对保税货物监管的一种方法。海关对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建立电子账册,取代原纸质进料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利用计算机手段对企业加工贸易生产物流数据进行核查,实施电子账册管理。与传统监管模式的区别:取消了对加工贸易合同的逐票审批,改为对企业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和加工生产能力的一次性审批;取消以合同为单位的纸质手册,改为建立以企业为单元的电子账册;取消对进出口保税货物逐一审批的控制,改为对进出口保税货物的总价值或数

5、量、周转量的控制。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211号)文件的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申报退税时调整。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

6、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当前讲授(一)一般贸易方式下免、抵、退税的计算1、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及期末留抵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全部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当期单证齐全且信息齐全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时,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20万元,免抵退税额为15万元时:(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时,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当

7、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5万元,免抵退税额为20万元时:(3)、如当期应纳税额0时,则:当期应退税额=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简单的说就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或留抵增值税税额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第四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与第三步相比,哪个数小按哪个数退):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2、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例1:某棉纺织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棉纱、棉坯布和印染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2007年2月发生如下业务:(1)销售棉坯布不含税价850000元,销售印染布给小规模纳税人含税销售额4600

8、0元。出售试生产的毛巾被600条,出厂价每条95元,含税销售额57000元,未收到货款 。春节前,将本厂试生产的毛巾被发给职工280条,成本价每条60元。销项税额:棉坯布:85000017%=144500印染布:460001.1717%=39316.2417%=6683.76毛巾被: (57000+95280)1.1717%=71452.9917%=12147.01销售额合计=85000+39316.24+71452.99=195769.23销项税额合计=144500+6683.76+12147.01=163330.77元(2)来料加工出口业务加工费收入4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额10万

9、美元,(汇率100美元=820元人民币,单证齐全且信息齐全)。免税收入额=4000008.2=3280000免抵退销售收入额=1000008.2=820000(3)从某棉麻公司购进棉花不含税价420000元,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54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5)从某农场收购棉花108000元,开具普通发票,以现金支付 。(6)外购染料不含税价265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额4505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7)外购修理用备件价款6000元,取得普通发票,以现金支付 。(8)购进煤炭不含税价8200元,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1066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支付生产用电费不含税价19882.35元,发票

10、注明进项税额338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二者用于应税和免税项目的金额划分不清。另外本月发生非常损失,损失印染布成品2000米,实际成本价每米3.2元,外购项目占成本的比例为50%。当前讲授当期进项税额:54600+ 10800013%+4505+1066+3380=77591进项税额转出:免税货物用=(1066+3380)3280000/(3280000+820000+85000+39316.24+71452.99)=2281.55非正常损失=20003.250%17%=544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008.2(17%-15%)=16400进项转出合计:2281.55+544+16400

11、=19225.55元(9)该厂按旬计税,上期留抵税额114600元,本月已交税额48714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税额并填写增值税申报表。应抵扣税额合计:77591+114600-19225.55=172965.45元实际抵扣税额:163330.77元应纳税额:163330.77-172965.45=-9634.68元免抵退税额=1000008.215%=123000应退税额=9634.68元免抵税额=113365.32元增值税纳税申报表1(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本月数本年累计数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

12、征税货物及劳务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195769.23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7820000-(四)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3280000-税款计算 销项税额11163330.77进项税额1277591上期留抵税额13114600-进项税额转出1419225.55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72965.45-实际抵扣税额18163330.77应纳税额19期末留抵税额209634.68-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办法计算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税款缴纳 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分次预缴税额2848714-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48714其中:欠缴税额(0)33-本期应补(退)税额34-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