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619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一、基础训练部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形单影只(zh)不省(xng)所怙(h)B、乃能衔(xin)哀致诚虽万乘(shng)之公相丞相薨(hng)C、其余奴婢(b)呜呼哀哉!尚飨(xing)中年兄殁(m)南方D、并令守汝丧(sng)闻汝丧(s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汝而就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

2、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B、/C、/D、/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其后四年,而归

3、视汝。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动摇者欲脱而落矣。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将成家而致汝。A、B、C、D、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邪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继

4、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

5、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10、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

6、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11、作者在祭文第八段中回忆叔侄二人在往来书信中讨论侄儿所患软脚病一事,作用是()A、探究侄儿的死因。B、根本不相信侄儿死于软脚病。C、对侄儿是否死于软脚病仍持怀疑态度。D、对没能重视侄儿所患疾病的追悔莫及。12、作者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这话表达出怎样的心境?()A、作者表示不再想活着了,愿与侄儿同去。B、作者表示不想在人世间再追求什么,只求把儿女抚养成人而已。C、作者表示以实现侄儿遗愿为自己最终心愿。D、作者看到侄儿的死,深感活在世上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17、翻译下列句子(第3题为划线句):(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

7、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3)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土,则如之何?”王曰:“己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二、能力提升训练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问题。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8、。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n,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B、虽命之所存(既然)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9、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

10、景。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4、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三、选做部分阅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选文,回答问题。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

11、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1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卒死于穷裔 裔:后代 B使子厚在台省时 使:假使C以彼易此 易:换 D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孰:哪个2指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不自贵重顾藉 B材不为世用C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 D士卒多为用者3找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卒死于穷裔 B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C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D虽有出于人4指出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道

12、不行于时也B有人力能举之C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5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A已经被贬,又没有有力量的人推举,所以最终死在边远的地方。B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相信有力量的当官的挽留,所以死在边远的地方。C已经被贬,又不知道有力量的当官的能援引他,所以死在边远的地方。D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有了解他的有能力的当权者援引,所以最终死在边远的地方。品味鉴赏 舍 弃 曾有人说过:懂得放弃的人更懂得追求。人的一生不可能拥有你梦想中所想要的一切。舍弃往往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什么都想要的人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需要去放弃,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你总要去放弃: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既做别人的妻子又不走进家庭而依然做姑娘;一个人不能同时既是大人又是孩子。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