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637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一季学会感恩)专题七周日微测试专题七 周日微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75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把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来抓,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要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国经济不能再靠短期政策刺激,应当采取 的措施,真正进行结构性改革。奥巴马此次企图以贸易保护来维护美国本土企业,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无异于“ ”。A. 曲突徙薪 釜底抽薪 饮鸩止渴 B. 曲突徙薪 饮鸩止渴 釜底抽薪C. 饮鸩止渴 釜底抽薪 曲突徙薪 D. 饮鸩止渴 曲突徙薪 釜底抽薪 【答案】A【考点

2、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此题注意第句中的“常抓不懈”,第句中的“真正进行”,第句中的“极端”。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2年里,曾多次访华,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并招商引资。他领导的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率创印度各邦之最,被誉为“印度的广东”。B近日,网曝云南一导游员因不满游客购物消费低而辱骂游客的案件,云南省旅委调查后给予处理,拟对该导游作出吊销导游证的处罚。C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

3、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青少年频频互动,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勇于担当、奋力开拓。D灾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帮助开展救灾安置工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主语残缺,将“莫迪”放到句首 C “多次”与“频频”赘余 D搭配不当,“2000万元人民币”不能搭配“紧急人道主义物资”。【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

4、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此题选项C是典型的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D搭配不当,“2000万元人民币”不能搭配“紧急人道主义物资”。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ABC

5、D【答案】D【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

6、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载:“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我们可以理解为距今约5000年前,_ 。_?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不过,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姜河。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于拘泥。但总是在凤翔府地,即今宝鸡市区之内。可以肯定地说,_,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炎帝遗迹和炎帝文化,是炎帝或其后裔迁徙的结果。 _ _ _

7、【答案】炎帝族最早活动的地方在姜水(或:姜水生息了古老的姜炎族)姜水在哪里宝鸡是第一代炎帝的始生地(或:宝鸡是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答对一句1分,两句2分,三句满分)【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炎帝”“姜水”“宝鸡”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5.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

8、”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红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1分),画面线条单纯(1分)、色彩鲜明(1分),含有吉祥喜庆意义(1分)的图画(1分)。【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答出临近的属概念“图画”,种差是“春节时张贴

9、、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此题属于下定义的题目,主要有短句变长句、根据语段解说型下定义。总之下定义的题目要首先明确格式是“种差“+“临近属概念”。答题时首先根据材料要找到这两个要素,然后把临近的属概念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即可,此题注意答出临近的属概念“图画”,种差是“春节时张贴、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

10、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

11、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2、正确的一项是( )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3、,“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

14、遇害。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5分)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5分)【答案】6.C7.D8.D9.(1)李师道因田弘正效忠朝廷,又在背后构成威胁,因此不敢公然帮助吴元济,所以断绝了与吴元济的相互策应,官军得以顺利进攻。(2)(田弘正)又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留下魏州士兵作为维护军纪的人,以便稳定众心,他们的粮饷向有关官员请求供给。【解析】7.试题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8.试题分析:叛乱原因不对,叛乱的也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镇州三军。【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