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626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用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学案北师大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一、知识导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生物圈内的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为人类生活提供各种原材料和燃料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缓解温室效应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植被:覆盖在地表而有规律的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等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珍稀植物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种类多、数量大、人均占有率低、地理分布不 均衡、破坏严重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十大生态工程“三

2、北”防护林二、重难疑点突破 (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提供了最初的食物来源。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为植物本身及其他生物提供能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碳-氧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还能通过叶片吸收粉尘,净化空气;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维持地球水循环;利用根系固定土壤、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等。 例1 当前,我国正在农区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牧区实施的“改放(养)为圈(养)”“划区轮牧

3、”,在高速公路、铁路及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均要求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先保护后开发”等措施,这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哪些重要作用有关 ( ) A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防止环境破坏 B能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在以上3项中对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都有重要作用 分析:由于植被的破坏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了上述一些措施,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水循环、维持大气碳一氧平衡以及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等。 解答:D(二)我国

4、植物资源的类型及保护 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有多种珍稀特有植物,如银杉、珙桐等。但人均森林资源十分贫乏,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和人为的题。为了保护植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先后实施了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多项大型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等。 例2(易错题)长江流域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的气候条件特点是 ( ) A气候炎热湿润 B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温凉,冬季寒冷 D终年高温多雨 分析: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干燥寒冷,四季分明的地区。植物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我国分

5、布很广,主要以长江流域最为典型。 解答:B(三)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为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植物资源。同时,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从1978年起,我国先后确立了10多项大型生态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是第一个巨大的植树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包括8个骨干工程,自1978年以来,建设成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1987年,“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例3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

6、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 ) A开发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或草)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解答:D三、跟踪训练1(潍坊学业考)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绿色植物是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被子植物2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这种说法主要是基于绿色植物 ( ) A吸收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低空臭氧等温室气体,

7、有效保护环境 B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分、调节气候 C通过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D保护环境,为生物的进一步进化提供有利条件3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 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 B C D4又名“鸽子树”的植物是 ( ) A银杏 B水杉 C珙桐 D银杉5我国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 ) A以森林为主 B以沙漠为主 C以荒山为主 D以草原为主6有关荒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荒漠是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发育起来的 B荒漠地区雨水奇缺,空气干燥,冷

8、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尘暴多 C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植物的耐旱性强 D我国荒漠属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7绿色植物是改造地球面貌的主力军,是绝大多数 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既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阅读下列资料: 1 m2的绿地,1个夏季向空中蒸腾水分142kg,使200300 m2的空气湿度增加了15% 30,气温下降了34。 夏天,在城市露天下气温高达35时,树荫下只有22。 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比较多。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蒸腾作用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2)我国为什么提倡大规模地植树造林运动? (3)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改善大西北的气候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跟踪训练1A 2C 3D 4 C 5 A 6D7(1)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2)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可调节气候,减轻干旱。 (3)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减轻干旱。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