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625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天天增分(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十四)语言连贯语言应用图文转换文言实词分值:30分建议用时:15分钟姓名:_班级:_1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A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解析: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调是阴沉凄凉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选A;B项

2、的“满天彩云”,景和情都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句的“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相矛盾;D句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枝也与原文不协调。答案:A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6分)雾霾的危害之大,几乎人所共知。因此,“严重雾霾天给学生们放假”的呼吁成了大多数父母们的共同心声。但是,_。众所周知,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行业,私家车的大量使用,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总之,_,其中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雾霾高发的根源。所以,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_。答:_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补

3、写时要联系上下句,揣摩整段话表达的主题,从而补写出符合要求、适合语境的句子。根据“但是”一词,联系“危害之大”,词句应该是说明“给学生放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处,是对上文雾霾发生原因的总结,考虑上下文,必须把各行业和个人囊括进去。处,考虑责任问题,除政府之外,那就是企业和每个人的责任。答案:雾霾天给学生放假也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雾霾的发生是方方面面的机构和个人行为所致也是企业和每个人的责任3根据文意,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4分)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方面是相通的。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回味的空间,如深沉的夜空,如童年的嬉戏;_;_。解

4、析:仿用句式要求做到四个“一致”:结构一致。这是仿写的基本要求。示例的句式是“,因为,如,如”,仿写时一定要遵从。话题一致。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方面是相通的”,画线句是阐述这个中心句的。仿写时,一定要把“审美”这一话题贯彻到底,不得另起炉灶。修辞一致。画线句子没有运用修辞,两个“如”是举例子论证自己提出的观点,仿写时要注意。色彩一致。画线句子是积极向上的,是美好的,令人留恋的,仿写时不能写成批评贬斥的语气。答案: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了事情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昙花,如异国的邂逅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如消散的烟花,如初恋的甜

5、蜜4认真观察这幅漫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内容及寓意。(5分)答:_解析:第一步是观察,左侧是一个大水缸,一只手举出水面;右侧,一个人抱着块大石头,抱怨电视台的人咋不来;左上方,一枚作者图章。第二步,根据漫画结构(左右结构),由左向右,逐一说明画中人、物等。第三步,根据“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并结合现实生活,指出其寓意。答案:(1)这幅漫画的标题是“今日司马光”。画面左侧,有一个大水缸,一个孩子掉在缸里,生命危在旦夕,只有一只手举出水面。右侧,一个人抱着块大石头,却不肯砸缸救人,还在抱怨“电视台摄像的咋还没来?”漫画的左上方,留有作者的图章。(2)讽刺抱着炒作自己的心态去做好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揭示了

6、某些人凡事求名利的自私观念。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反:反叛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形骸:骸骨C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挽回D蜀山兀,阿房出 出:建成解析:身体,形体。答案:B6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喜爱、热爱B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C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解析:“倍”通“背”,背弃、背叛。答案:D【解题锦囊】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

7、字代入试解。“倍德”中的“倍”解释为“加倍”显然不通,应通“背”,是“违背”的意思。7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病:疾病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举C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解析:担忧,忧虑。答案:A8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招致、招来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在、确实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除掉、免去D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解析:授予官职。答案:C【技法点拨】语境推断法。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C项,“除”解释为“除掉、免去”与前句“蒙受国恩”的语境相矛盾,应解释为“授予官职”。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