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591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7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模型15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两类探究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1)性质探究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2)功能探究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模板2.“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1.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装置场所温度棉花状态数日后的现象甲日光23 潮湿全部发芽乙日光23 干燥没有发芽丙黑暗23 潮湿全部发芽丁黑暗23 干燥没有发芽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

2、、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有场所(光照)、棉花状态(水分)两个自变量,所以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水分,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情况,而温度是无关变量,B错误;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光照和水分有关,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D错误。2.某同学为探究某植物

3、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幼苗,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记录毛细刻度管的刻度,12小时后再次记录毛细刻度管的刻度。(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2)如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O2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_,为使测得O2的变化量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该装置的玻璃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3)如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67温度()25252525252525光照强度:灯泡功率(W)02.557.51012.515开始时的液滴所在刻度111111112小时后液滴所在

4、刻度0.81.51.92.22.42.52.6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C3化合物的含量会_。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该植物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_。答案(1)光照强度(2)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换成CO2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死亡的同种植物幼苗和CO2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3)增多增加若干实验组,在第7组的基础上依次增加光照强度(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光照强度为自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随机影响,但并非实验要控制的因素,为无关变量。(2)若用该图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且测量指标为

5、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换成CO2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以稳定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玻璃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死的植物幼苗和CO2缓冲液,以消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若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光照减弱,光反应受到影响,光反应产物ATP和H减少,暗反应还原受抑制,C5化合物的生成减少,C3含量增加。要确定该植物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可以增加若干实验组,在第7组的基础上依次增加光照强度,12小时后记录毛细刻度管的刻度。3.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曾引发我国部分民众抢购碘盐,传言称食用碘盐可

6、以防核辐射,对此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明确表示,碘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亦会导致甲状腺肿。某科研小组利用动物园饲养的狗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材料用具: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若干,普通饲料(缺碘,其他营养全面),五组不同浓度的碘水(2 g/L、4 g/L、6 g/L、8 g/L、10 g/L),红外微光谱仪(通过体表测定狗甲状腺大小)。实验步骤:取五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成年狗随机编号A、B、C、D、E。分别给A、B、C、D、E五只狗每天定时饲喂等量且适量普通饲料并添加等量且适量的不同浓度的碘水。然后在动物园随机散养饲养一段时间后,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每只狗甲

7、状腺大小,并记录分析。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至少有三处错误请改正:_;_;_。(2)科研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碘的作用具有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时几乎不发生甲状腺肿,在低浓度(小于6 g/L)时,随浓度的降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达到40%左右;在高浓度(大于6 g/L)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结果与低浓度接近。请你将此结论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出来。答案(1)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每组若干只分组后应先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2)如图解析(

8、1)实验中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导致误差过大或实验失败,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平行可重复性原则,故步骤应改为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每组若干只。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各组每只狗甲状腺的大小,故需在分组后先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以便与实验结束后的结果进行比对。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以避免无关变量产生影响,而不应该是在动物园随机散养饲养一段时间。(2)根据题意,碘的作用具有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时几乎不发生甲状腺肿,在低浓度(小于6 g/L)时,随浓度的降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达到40%左右;在高浓度(大于6 g/L)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结果与低浓度接近。可见若以甲状腺肿的患病率为纵坐标,以碘水浓度(g/L)为横坐标,则曲线应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其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横坐标为6 g/L,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纵坐标应非常接近横轴,据此可画出相关坐标曲线图。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