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563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4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彦范进曰:“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

2、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

3、,年五十四。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B.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C.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D.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2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专门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B.“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被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公,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的一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爵等爵位,而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晦朔,即晦日和朔日。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3分)A.桓彦范有勇有谋,他曾参与制定诛杀张易之等人的

5、计划,并在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行动中身先士卒。B.桓彦范忠于中宗。桓彦范用武力强硬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武则天无奈之下,让出王位。中宗因其功大赏赐封邑五百户。C.桓彦范遭到武三思陷害。武三思曾诬陷桓彦范是王同皎的同党,后又用韦后事件再次陷害他,使桓彦范被流放。D.武三思向中宗请求夷灭桓彦范三族,中宗不许。武三思派遣周利贞假托皇帝的命令杀了桓彦范。桓彦范死时场面十分悲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 (2)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二)课内文言知识(8分)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阙秦以

6、利晋 阙:侵损、削减B、臣愿得谒之 谒:拜会、前往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侵犯、欺侮D、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的、善良的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皆为龙虎C、若入前为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以乱易整 以其无礼于晋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吾得兄事之 B、又前而为歌曰C、函封之 D、夜缒而出8、下列各句中,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群臣侍殿上者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7、。(11分)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9、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10、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 。(2)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3)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8、,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17分)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

9、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

10、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

11、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

12、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

13、,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儿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B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

14、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C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D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E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2)小说中有明暗双线,这两条线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6分)(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9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大雪下得 ,使游客游兴大增。(2)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 。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3)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A沸沸扬扬 一蹴而就 不以为然 B纷纷扬扬 一蹴而就 不以为意 C纷纷扬扬 一挥而就 不以为意 D沸沸扬扬 一挥而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