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94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专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回扣篇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检测倒计时第3天电学实验A主干回顾B.精要检索1实验要点分类名称常考要点测量性实验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由R得R,金属导线的电阻R可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l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S可由其直径d算出,S2,d可由螺旋测微器测量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控制电路采用限流式接法,测量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数据一般用图象法处理探究性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控制电路用分压式接法(电流、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测量电路适当选取电流表内接法或外接法2.电学量的测量物理量测量工具(方法)备注电流电流表串联,读数指

2、示的格数精度估读电压电压表并联,读数指示的格数精度估读电阻多用电表读数指针指示数倍率(指针指示在上端表盘中间附近位置较准)“机械零点”在刻度盘左侧“0”位置,需要调零时通过表盘下方中间的定位螺丝进行调节;“欧姆零点”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0”位置,需要调零时通过欧姆挡的调零旋钮进行调节测电阻时每变换一次挡位,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负接线柱电势高(与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黑表笔,正接线柱电势低,接红表笔电阻箱替代法电阻箱电阻的读数各挡位的电阻值相加伏安法Rx(U表示电阻两端电压,I表示通过电阻的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测电压表内阻)调好满偏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以保持测量电路的

3、电流或电压基本不变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电流表与定值电阻组合)方程组法:测出几组I、U的数据,建立EUIr的方程组,求E、r值,取平均值图象法:建立UI图象,纵轴截距表示电动势E,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r3.两种测量电路内接法外接法电路结构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xUA电压表分流I测IxIV测量数值R测RxR测或RRARV或R12 ,所以测量电路应该选用电流表外接电路电路应该选择C.(2)因为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IU图线上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故选项C正确【答案】(1)CDEG(2)C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

4、大5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1 ),现要测量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他从实验室借到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一只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15 k)、一只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0.5 )、一个定值电阻(R05 )和若干导线甲乙图6(1)该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到_(选填“最大”或“最小”)(2)断开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闭合开关S,读取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及电流表的示数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多组电压值U

5、及电流值I,并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画出UI关系图线(该图线为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由图线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测和内阻r测与真实值E真和r真相比,理论上E测_E真,r测_r真(选填“”、“”或“”)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1)为了保证测量电表的安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到最大(2)根据UI关系图线可直接读出电池的电动势;电池的等效内阻(R0r)为图线斜率的绝对值(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均偏小【答案】(1)最大(2)4.3(或4.4)0.79(0.701.00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