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05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卷1考前提分卷(一)第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区域河流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30米。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01252142】1该河的流域面积最接近()A2 km2B5 km2C8 km2D12 km22关于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段含沙量较小B河段侵蚀作用最强C地能观赏到瀑布D地的海拔约为180米3春分日,从图中观景亭处看到太阳从甲方向的海面升起,则该河干流流向大致为()A自西向东B自西南向东北C自北向南D自西北向东南1C2.A3

2、.A第1题,河流流域面积是指河流的汇水面积,分界线为山脊。结合比例尺可知,该河流流域东西方向上长约为2 km,南北方向上长约为4 km,则流域面积约为8 km2。第2题,由图可知,河段位于湖泊下游,且流经地区地势平坦,受湖泊调节作用的影响,流量稳定,河流含沙量较小;河段等高线稀疏,流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位于支流上游河段,水量较少,河流侵蚀作用较弱;地上游没有断崖,不存在瀑布;地海拔为210240米。第3题,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日出正东方向,则甲地位于正东方向,河流干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4

3、5题。 【导学号:01252143】4据图可知()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5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4B5.A第4题,图中西藏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但城市化水平很低,说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不呈正相关,A错误;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

4、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B正确;北京人口基数较小,虽然迁入率最高,但迁入人口数量不是最多,C错误;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的原因是经济落后,D错误。第5题,黑龙江经济落后导致迁入人口比迁出人口少,人口净迁移率低,A正确;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口净迁移率与气候因素关系很小,B错误;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与矿产资源开发有关,与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关系很小,C错误;黑龙江主要发展第一、二产业,城市化水平高与第三产业无关,D错误。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8题。地点项目1月4月7月10月全年甲气温()13.211.36

5、.38.110.2降水(mm)1613395092323 860乙气温()4.89.216.112.211.1降水(mm)16484951401 2606.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7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冬季气温,其原因是甲地()A纬度和海拔更低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C沿岸暖流影响大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8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6B7.D8.A第6题,表中乙地气候全年温凉,降水分配比较均匀,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7题,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应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

6、,为温带海洋性气候,50S地区海洋面积比50N处大,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更强,冬季气温略高,D正确。两地纬度数值相同,各自冬季的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相同,A、B错误;甲地受寒流影响,C错误。第8题,甲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山地抬升来自海洋的西风,导致多地形雨,降水多,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多平原地形,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A正确;都位于西风带,大气环流没有明显差异,B错误;单纯从洋流影响考虑,欧洲西部受暖流影响,降水应该更多,C错误;都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位置没有差异,D错误。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

7、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回答911题。9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科技投入 改良了作物品种ABCD10近年来京郊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节”,该模式主要基于()A政策支持B民俗传统C技术进步D交通改善11本届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A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B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C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D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9B10.A11.A第9题,据材料可知,“树冠缩小”透光效果更好,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条件;“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说明提高了科

8、技投入,改良了作物品种。第10题,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节”属于大型会展、节庆性质的活动,它的举办需要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因此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第11题,举办苹果文化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借助网络平台,开通苹果微店,能拓展销售市场,有利于提高经济收益。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01252144】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下图)被称为“西非水塔”,首都科纳克里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该国矿产资源丰

9、富,其中铝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且品位高,易开采。我国的炼铝工业占世界的40%,而铝土矿资源仅占世界的3%,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发展铝土矿开采和加工工业。(1)分析几内亚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6分)(2)简述几内亚发展铝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对投资开发几内亚铝土矿,有人主张将铝土矿运回国内加工生产,也有人建议在当地冶炼,然后运回国内。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并说出理由。(8分)解析:第(1)题,几内亚纬度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该地区有大量河流,水资源丰富,且为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

10、地。第(2)题,铝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需要从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铝土矿资源丰富,品位高且便于开采;由“西非水塔”和河流分布、地形可知,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由临海可知,海运交通便利。第(3)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不同意见的认识选择理由充分的观点进行回答。如果选择支持当地加工,则应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运输量差异、区域合作关系、污染转移等优势条件分析;如果选择运回国内加工,则应从我国的工业区位优势进行分析,可以从我国国内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相关产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地处赤道附近(热带或低纬),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11、降水丰富;(3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高,西非河流多发源于该国,(3分)所以被称为“西非水塔”。(2)铝土矿资源丰富,品位高,且开采便利;(2分)河流多,水资源丰富;(2分)河流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海运便利,产品运输方便。(2分)(3)当地加工。理由:当地劳动力廉价(或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加工后运量减少,运费降低;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加强中非关系;有利于减轻我国环境污染;有利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任答4点给8分)运回国内加工。理由:国内劳动力素质较高;(2分)国内基础设施更为完善;(2分)有利于增加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2分)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

12、)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岱海(下图)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 mm和1 200 mm,有22条河流汇入。流域内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近3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富营养化不断加剧。(1)说出岱海流域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4分)(2)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岱海面积减小的原因。(8分)(3)分析岱海富营养化不断加剧的原因。(6分)(4)请你为岱海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由四周流向岱海,说明地势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第(2)题,湖泊萎缩应与水源来源少及水分支出多相关,从水循环的角度而言,主要表现是

13、:流域内的降水量明显少于蒸发量,水分支出多;河流上修建了较多的水库,引水灌溉和居民用水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第(3)题,原因需要从富营养化物质的来源、排出、湖泊水量等方面入手分析。由“流域内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可知,有大量含有农药、化肥的水和生活废水汇入,富营养化物质来源丰富;由图中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关系可知,汇聚的养分无法排出;由“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可知,养分浓度不断增大。第(4)题,治理岱海的主要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执法力度等。答案:(1)特点:四周高,中间低。(2分)理由:河流由四周汇入岱海。(2分)(2)岱海为内流湖,水量收入为降水和径流,支出为蒸发,

14、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4分)由于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引水灌溉和居民用水增加,使入湖径流量减少,(4分)从而导致岱海面积减小。(3)(湖泊地势低,)流域内含有大量农药、化肥的灌溉用水,居民生活废水汇入以及鱼饲料的投放,导致养分聚集;(2分)湖泊为内流湖,汇聚的养分无法排出,(2分)加上近年来湖泊水量减少,导致养分浓度不断增大,(2分)富营养化不断加剧。(4)发展节水农业;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控制生活用水量;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及鱼饲料的使用量;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的处理力度。(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题

15、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01252145】材料一穷游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旅游方式,指的是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大价值的旅游。家住昆明的某高三学生,计划今年高考结束后和好友以穷游的形式到外地游玩半月。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选择去贵州旅游。材料二贵州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下图)。请你对“选择贵州作为穷游目的地”做可行性评价,并分析贵州可打造的旅游品牌。(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活动设计及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需要从距离、交通、旅游资源特点、旅游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可打造的旅游品牌主要结合贵州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进行分析。答案:昆明距离贵州近;有(贵昆)铁路线连接两地,交通便利,铁路费用较低;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