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396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7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岳阳质检)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 D处更易形成降水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温度下降解析:第1题,此时,风从湖面

2、吹向陆地,为下沉气流;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第2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答案:1.D2.C(2016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5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34题。3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4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A29日14时 B29日20时C30日02时 D30日08时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

3、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第4题,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答案:3.B4.D5(2016腾冲质检)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西宁市5 000米高度内垂直风速切变指数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D近地面空气污

4、染:冬季比夏季严重解析: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大,A项错误;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小,B项错误;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小,C项错误;据图中信息冬季风速切变指数大,空气对流不活跃,所以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D项正确。答案:D(2016西城一模)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下题。(导学号 53490068)6图中()A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地相同B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相同C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D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位于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地和地季风成因不同;地盛行西南风

5、时,为北半球夏季,印度恒河正值丰水期;地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所以D项正确。答案:D(2016郑州二模)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完成78题。7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A台风雨 B锋面雨C对流雨 D地形雨8该时段()A亚欧大陆降温快 B亚洲高压势力强C太平洋升温快 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解析:第7题,图示大暴雨分布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中国内陆,如此大面积大暴雨只能是锋面雨。第8题,图示东北和华北大面积暴雨,可判断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故D项正确,B项错误。图示暴雨时刻为世界时0时次日0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为8时至次日8时,该时段经历了白天的升温

6、和夜晚的降温,故A、C两项不正确。答案:7.B8.D(2016临汾二模)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910题。(导学号 53490069)9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D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10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A亚洲低压强盛B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C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D西欧南北温差大解析:第9题,图示珀斯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沿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而风力微弱;一天中风向多变,是指海陆风较强,故成因是昼夜温差大,是海洋、大陆之

7、间形成热力环流所致;由图可知,该地不在沙漠区,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10题,材料提及该地冬季风力强劲,南半球冬季为北半球夏季,而夏季亚洲低压强盛,故A项正确;葡萄收获季节为当地秋季,此时为当地冬春季节,故B项错误;珀斯海滩阳光最好的季节为夏季,故C项错误;西欧南北温差大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故D项错误。答案:9.B10.A(2016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解析:甲受西风带控制时间最长,纬度最高;乙地受信风控制的时间长于丁地,纬度最低。答案:B二、

8、综合题(共46分)12(2016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图甲图乙(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9分)(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9分)解析:第(1)题,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第(2)题,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第(3)题,首先明确关键词是“秋季”“不利”;然后从图中可看出,

9、秋季降水日数最多,降水量较大;降水多易导致涝灾,降水日数多则影响光照和气温,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答案:(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3分)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3分)(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3分)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3分)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3分)(3)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2分)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产;(2分)降水日数多,湿度大,气温偏低,(2分)光热不足,(2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1分)13(2016资阳模拟)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

10、来最严重的旱情。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已加大至2 190米3/秒。结合湄公河流域和下游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导学号 53490070)(1)说出扎曲地区和金边地区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雨、雪、冰雹、霜等)并分析原因。(8分)(2)分析越南向我国云南省要水的主要原因。(8分)(3)简述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从扎曲与金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等角度来综合分析冬季降水的形式。第(2)题,从越南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及越南与中国水资源的相关性来分析。第(3)题,旱情会影响水资源

11、量、下游三角洲面积及海水入侵状况等。答案:(1)扎曲地区以降雪为主;原因:扎曲地区海拔高(或位于青藏高寒区),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所以冬季以降雪为主;金边地区以降雨为主;原因:金边地区纬度较低(或位于热带),海拔低,气温在零度以上,受来自海洋的冬季风影响,以降雨为主。(2)越南春季降水很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是旱季;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了越南春季的干旱程度;越南春季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水源,工业生产和居民也需要大量水源;湄公河流域国家已经实行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我国云南省在湄公河(或越南)的上游地区,景洪水电站蓄积了一定的水量等。(3)湄公河下游河段流量减少,流速变缓和水位下降;会导致含沙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面积减少;会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差,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差等。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