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88125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管理知识思维管理规划(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思维主讲:曾仕强狄振鹏(?)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 三种主要的管理思维(上)1. 管理制度化的三个步骤2. 是非判断与思维差异的来源3. 根本问题探讨:一何以生二第二讲 三种主要的管理思维(下)1. 思维的共同变形2. 三种管理思维的统一运用3. 如何理解二分法与三分法第三讲 “二构成一”和“一内涵二”的比较(上)1. “二构成一”的特性2. “二构成一”的优点3. “二构成一”的缺点第四讲 “二构成一”和“一内涵二”的比较(下)1. “一内涵二”的特性2. “一内涵二”的优点与缺点3. 管理中的二分法与三分法第五讲 “一统全局”的情况(上)1. “一统”全局的特性2.

2、“一统全局”的优点3. “一统全局”的缺点第六讲 “一统全局”的情况(下)1. 一分法与日本式管理2. 纷乱的根源3. 三种思维方式的界定与整合4. 如何运用三种思维第七讲 中国人的太极思维(上)1. 中国人的基本精神2. 中国人的基本信条第八讲 中国人的太极思维(下)1. 中国人的基本立场2. 中国人的矛盾心态3. 如何判断言外之意第九讲 中国人的言行标准(上)1. 中国人的心灵状态2. 中国人的衡量标准第十讲 中国人的言行标准(下)1. 中国人的判断标准2. 中国人的基本态度3. “分开看”与“合起来看”第十一讲 中国人的综合考量(上)1. 中国人的复合标准2. 中国人的必要修养第十二讲

3、中国人的综合考量(下)1. 现代中国人的共同问题2. 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质第1讲 三种主要的管理思维(上)【本讲重点】1. 管理制度化的三个步骤2. 是非判断与思维差异的来源3. 根本问题探讨:一何以生二管理概论1.管理的三个层次管理是什么,对此一般有三个层次的理解,不同层次的管理理解相应有着不同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一种工具、一门技术,这是对管理第一个层次的理解,也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在这种理解层面上,管理就只是按照一整套的技术模式去操作行动。管理是一种方法将管理看作是方法,这是对管理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它已经比较接近管理的真谛。既然是方法,那么一方面就必须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4、也必须有灵活的适应性,应该随着企业特点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管理是一种思维这是对管理第三个层次的理解,也是最高层次的理解。管理可以看作是一种观念或者文化的体现。人是思维的动物,人的行为和决定都受思维的支配,思维最终决定是否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因此,具有不同管理思维的人会选择和采取不同的管理判断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思维决定了管理态度与管理行为。2.三种管理思维管理思维是管理的根本,世界上对于管理思维的看法,如果细分可能有数十种,但主要的只有以下三种:三分法这种管理思维以中国人为代表。三分法通常一方面给人迟疑和缺乏原则、标准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又会给人圆融变通的感觉。二分法这种管理思维以美国

5、人为代表,是目前占据支配地位的管理思维。二分法一般给人是非分别的清晰感,但另一方面也会给人一种生硬呆板的感觉。一分法这种管理思维以日本人为代表。一分法一般给人迅速决断的速度感,但是同时也给人一种缺乏思考的盲目感。3.管理的制度化不管是哪一种管理思维,都必须遵循和认同以下观念,即:虽然制度化的管理不是好的管理,容易因僵化而与现实脱节,但尽管如此,也仍然必须毫不犹疑地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管理的制度化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即:是非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是非化管理者必须根据一定的观念(主要是价值体系),判断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错误。这是标准化的必要前提。标准化根据已经确定的是非,将判定“是”的行为进行归纳,

6、从而提取出相应的标准;而判定为“非”的行为则与标准化没有直接关系。制度化标准化的规定必须进一步制度化,即转变为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化的目的就是使标准取得普适性,进而取得约束整个企业的合法性。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标准对企业经营发挥出真正的实效。是非判断的背后是非判断并不是一种天然客观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哲学观念,因而对完全相同的事物或者事件会作出截然不同的是非判断。1.是非判断差异来自思维差异世界上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一分法这三种思维,不同的思维有着不同的是非判断,如下图所示:图1-1 是非判断来自思维示意图是非难明是非难明是三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中国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

7、的“是非难明”。是非难明强调判断是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即使是非的标准很难把握,但认为判断的结果仍然应当是“是非分别”。是非分明是非分明是二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是非分明意味着是非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根据这条界限,就可以清晰确定是非。美国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的“是非分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绝对不能含糊不清,脚踏两只船。是非不明是非不明是一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日本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的“是非不明”。日本人极其尊重前辈和上级,凡是前辈或上级的言语命令都要听从和完全接受,而自己根本就不用做是非思考。这种是非观指导下的行为一般比较果断迅速,有雷厉风行的特点,但很多时候也很盲目,缺乏

8、细心考虑。2.思维差异来自哲学的不同思维的差异来自哲学的差异。同是在站在地球上看地球,不同角度和方位则有不同的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东方人从东方看地球,西方人从西方看地球,虽然用的都是观察法,但同样的事实却有不同的看法。如下图所示:图1-2 思维差异来自哲学的不同示意图东方人看地球东方人看到的是“生”的过程,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方人认为一内涵二,一在先二在后,所以是“一生二”。因此,东方人认为合大于分,推崇“一”,讲究“和合”与“统一”,故而有“和为贵”的观念。西方人看地球西方人看到的是“分”的过程,即: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西方人认为二构成一,二在先一在后,所以是

9、一分为二。因此,西方人认为分大于合,推崇“个体”,讲究“分析”与“对立”,故而有“个人秀”的风气。三种管理思维的转化及其运用三种管理思维的转化三分法思维可以轻易地转化为二分法和一分法思维,二分法思维也可以转化为三分法和一分法思维,但转化为三分法思维时相对比较困难。一分法则很难转化为三分法和二分法思维。所以下面只着重介绍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共同变化。1.二分法的变化二分法有两种变化,如下图所示:图1-3 二分法变化示意图二分法变为三分法二构成一要变成一内涵二,也就是从二分法变为三分法很困难,因为条线不够长。所以对美国人来说,中国人很难懂,缺乏法制和规定,没有章法可循,甚至有时还会觉得

10、中国人思维模棱两可。二分法变为一分法二分法要变成一分法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放弃标准线,学会绝对服从就可以。所以一个美国人可以很容易地就能理解并学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2.一内涵二的变化一内涵二有两种变化,如下图所示:图1-4 一内涵二的变化示意图三分法变为二分法一内涵二要变成二构成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曲线够长,可以拉为直线。三分法的思维比较复杂,对是非标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强调较多。三分法转变为二分法,主要就是要将原先所持的是非标准简单化、单一化,随后即可依照标准一步步地作出是非分明的判断。三分法变为一分法三分法要变成一分法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完全放弃是非标准,学会绝对服从就可以了

11、。三分法因为标准复杂难以把握而常常无法作出决断,现在变为一分法则只需取消标准听从命令就可以了,因为一分法只强调行动,完全不需要思考。【自检】请您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现有三组人,一组是习惯于一分法思维的日本人,一组是习惯于二分法思维的美国人,还有一组是习惯于三分法思维的中国人。现在要求这三组人一直齐步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后发现前面有一条很宽的水沟没法齐步走过去。请问这时日本人、美国人、中国人分别会采取什么行动。_见参考答案1-1第3讲 “二构成一”和“一内涵二”的比较(上)【本讲重点】1. “二构成一”的特性2. “二构成一”的优点3. “二构成一”的缺点二构成一的特点及美国式管理二构成一思

12、维是西方人的习惯思维方式,有其基本的特性和优缺点。而以这种思维来支配管理行为所形成的管理方式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式管理。1.二构成一的特性二构成一思维有以下六个主要特性:是非十分明确,表达也很清楚二构成一在思考问题上十分强调分清是非,在表达时则力求意思明确,绝不含糊。比如:英语的“YES”里面绝对不含有“NO”的成分,“NO”里面也绝对不含有“YES”的成分。彼此公平竞争,接受优胜劣汰二构成一十分注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一切机会和竞争都力求公平,无论是起点还是结局都力求公平。只要是纯粹能力的较量,就不能存在暗箱操作,二构成一思维的人都会乐意接受“优胜劣汰”的结局。避免过度膨胀,讲求有力

13、制衡二构成一推崇是非分明、赏罚公平,所以很容易导致权力的过度膨胀,进而损害个体间的公平。因此,二构成一又很讲究“制衡”,以抑制权力膨胀及其滥用。“制衡”的最核心特征就是平等公正,任何人不管地位高低和身份尊卑,都必须接受制衡。【案例】在中国情况则大不相同。台湾某总经理平常都让秘书去影印,所以影印处的员工只认得秘书。某天经理自己去影印,结果员工因不认识他而拒绝为他影印。经理便大怒:“我是总经理,规定是我定的!赶快给我影印!”员工只得在这种权势的压力下听命照做。注重个人权益,尽力加以维护个体之间对权利、义务的规定都十分明确,非常注重个人权益,而且个体也有尽量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比如西方人对各自主管的

14、工作都很明确,部署工作时,也是将工作分派给每一个人;而员工则只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互不干扰。善于表达之人,容易获得成功西方人赞赏个人的自我表现,所以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特质和魅力。越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就越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从而也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隐藏自己能力、讲究谦虚的人在西方社会则很容易吃亏和被埋没。一切按照规定,大多依法而行西方人特别讲究“法的精神”,一切行动都要努力符合法律或者其他规定。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逾越法律的权力,并且任何判断都必须依据法律或者其他规定进行,绝不能根据人情亲疏以及个人的喜好来做判断。2.二构成一的优点二构成一有六个主要的优点,即:适合于稳定的环境,打固定靶二构成一思维的管理非常适合于稳定的环境。在稳定的环境里,外界绝大多数影响因素都可以进行比较精确的预算和统计,从而也就可以制定非常明确的管理目标,并能够非常出色地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有一定的途径可循,形成模式二构成一思维的管理由于表达清晰、判断明确,所以很容易制度化,形成一种可供学习的模式。而一旦模式化,管理就成为一种可以无限复制的方法,任何企业都可以去学习、掌握和运用。但模式化的管理又非常容易僵化,因为运用者根本不会去体会创立者的初衷,并注意结合具体的企业实际,而只会不假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