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87742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入WTO后的中国(200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报告)2002-03-20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谈判之后,中国终于在2001年年末正式加入了WTO。事先人们对中国加入WTO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种种分析和预言,正在被实践所检验。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有些情况是原先预料到的,有些情况原先估计不足,还有的情况是新出现的。中国正处在加入WTO后的初期,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影响哪些是短期的,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表层的,哪些是潜在的,哪些是比较确定的,哪些是不大确定的,仍然有必要依据中国加入WTO的协议条款和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出进一步接近实际的估计和判断。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应当实施一种富于进取精神的

2、、尽可能利用机遇并降低风险的应对战略,加快国内的调整和改革,全面、稳步、着眼于长远地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实现人们所期待的多赢局面。一、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影响:利大于弊总体格局下的不确定性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对经济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产业和体制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1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范围得以大幅度拓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培育;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将促使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些因素最终将推动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

3、域经济研究部运用中国经济的多部门、多区域的动态模型(简称DRCCGE模型),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文件,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模拟测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情况下,与中国没有加入WTO的基准情景(即中国不做任何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情景)相比,2010年,中国的GDP将提高2.1%。世界银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机构也曾就入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过定量研究,由于所用参数不同,模拟结果的数据有所差别,但这些研究结果均认为加入WTO将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指出,这些定量研究都只考虑了加入WTO后根据比较优势而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配置效率的提高,基本没有考虑加入WTO后所引起

4、的投资、技术、竞争和体制等因素变化推动的增长。事实上,加入WTO后,随着外贸条件的变化,先进设备的进口将会增加,中国产业的技术结构将得到提升;中国的投资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外国直接投资可望显著增加,并由此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开放市场将使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更多进入,国内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后,原来受限制的投资主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将得以改善,竞争的强度和质量都将提高;适应WTO规则要求而进行的大量法律规章的调整,将大大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刺激新增长点的生成和发展,如此等等。与依据静态比较优势而发生的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相比,这些变化更为深刻和长远。考虑到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内生增长效应,估计在未来10年内,加入W

5、TO将使中国的GDP年增长率比基准情景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加入WTO带来的收益不是平均分布的,相反,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不同,有些方面差别还很大。由于比较优势、贸易与投资环境、市场结构、全球化程度、产业成熟程度、需求增长潜力等不同,加入WTO后,有的部门受益较多,有的部门受益较少,有的部门则更多地受到冲击。在受影响的时间分布上也不平衡的。即使在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产品受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往往会有很大不同,以致人们难以对某些部门受影响状况给出统一判断。就个别企业而言,在一个总体受益的行业内,竞争力强的企业与竞争力弱的企业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不平衡总会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出

6、来。在中国现有的结构状况下,受冲击较大者(某些垄断性行业)发出的声音可能更大一些,有时会影响到对总体情况的正确判断。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总体受益应当说是确定的。尽管不同部门调整的方向和力度不同,但所有部门都将无一例外地面临调整压力。由于应对战略的差异,调整的实际结果以及由此决定的最终受益结果在部门间的分布并不是确定的。这一点通过以下产业和体制受影响的分析将会看得更为清楚。2.对中国产业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农业的生产、加工与流通具有明显的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性支持少的特点,因此,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长期的贸易保护使得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7、中国在加入WTO时做出了较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水平将大幅度降低,同时,加入WTO后进口管理手段被严格约束,国内政策性支持空间受限,因此,农业将是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部门之一。农产品市场开放冲击国内农业的基本机制在于,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口,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将降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挤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减少农民收入。按照计量模型结果,到2005年,大宗农产品进口将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价格出现相应下降, 农业总产值将下降2%,农民收入下降280亿元(1990年不变价)。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孕育着诸多机会。尽管可能受到较大冲击,但从总体看

8、,中国农业发展速度不会降下来,如果应对措施得当,仍然可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农民收入可能因受粮食等进口农产品的冲击而减少,但由于中国种粮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如能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则有可能提高农民收入。加入WTO可能影响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入WTO将引起资源配置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会在其他领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所以,加入WTO后中国农业能否趋利避害,争取较好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战略是否得当。在这方面,调整和改革能否到位至关重要。例如,中国的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劳动密集性农产品,具有一

9、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产品长期以来在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难以达到国际市场要求,加上国内农业生产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行业分割、部门垄断现象严重,使之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能力。改变这种状况,农业生产、流通管理体制及支持系统的大幅度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2)对制造业的影响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开放度和竞争力总体上也要高一些,并且有希望在某些领域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加入WTO后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人们通常关注较多的有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组织状况、市场结构、静态比较优势等因素,由此产生的结论在一些领域是不乐观的。但是,如果同时关注另一些基于中国国内的、中长期的、动态

10、的因素,如国内需求潜力、新投资进入、市场化程度、产业发展阶段和成熟度、全球化程度、动态比较优势等,对前景的估计则会有很大改变,在大多数领域是令人鼓舞的。因此,将上述两类因素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后一类因素以足够关注,对把握加入WTO后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有重要意义。对外开放程度低、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优势仅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点,在市场开放度增加,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更多进入的情况下,可能使产业更容易受冲击。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加入WTO后投资环境改变而吸引大批新投资者进入,加快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发展阶段而留出的较大产业提升空间,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的转变等,都可以对产业发展带

11、来积极变化,使某些产业由加入WTO后的一个时期受冲击较大的局面,转入富有活力的中长期上升轨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一项研究中,考虑全球化特征、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产业成熟度、国内需求潜力和比较优势等因素,对加入WTO对中国制造业在短期和中长期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第一类是具有较强的现实竞争力,中长期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的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部分资源密集领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劳动密集度较高的加工组装环节,在中长期也包括部分有一定技术密集特征的领域。它们主要是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羽绒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摩托车

12、、家用电器、部分电气机械及器材、部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具有市场化、开放度和市场竞争度高的特征,加入WTO后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中长期看大多数也具有国内潜在需求巨大、比较优势和竞争显著特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类是现实竞争力一般,中长期内具有一定潜在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的行业。这样的行业主要有饮料制造业、烟草、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钢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和摩托车除外)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通过向国内外进一步开放市场,其中一些行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提升空间,但需求潜力和全球化程度的差异

13、将使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所不同。第三类是在加入WTO后短期受冲击较大,但中长期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在竞争优势的行业。这方面的典型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医药制造业。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由于其全球化程度高,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加入WTO后国内现有汽车厂商将会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正处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初期,如果能够积极地开放市场、加强竞争,借助需求潜力巨大、相关产业链和配套体系比较完整、人力资源成本低、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等优势,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一种可能性较大的估计是,在今后1020年内,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同时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3

14、)对服务业的影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过度保护与行政性垄断、部门分割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相当弱。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664.6亿美元,仅占进出口总额的14.0%。而1999年美国的服务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21.2%。中国一直是服务贸易的逆差国家,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的逆差为56亿美元;2001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的逆差为32亿美元。加入WTO谈判中,中国就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作出了广泛的承诺。在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方面,中国所有的服务部门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承诺;在跨境交付方面,中国超过80%的部门做出了承诺。在过渡阶段结束后,据世界银行专家Ianchovichi

15、na等人计算,中国全部市场准入承诺的平均数(平均数表明承诺减让表中已做出承诺的部门或服务提供方式的组合相对于最大可能组合的比例)为57.4%,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提出的承诺。显然,加入WTO对中国服务业发展影响将是广泛而深刻的。加入WTO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后,外资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将打破国内服务业的行业垄断,强化市场竞争,促进服务业效率的提高;外国服务业者带来的先进服务产品、服务理念与管理经验,将使国内服务业者在与外资服务业者的竞争与合作中,通过干中学,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并促进国内潜在服务需求变为现实;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如工程承

16、包、远洋运输等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加公平的条件,从而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开放服务市场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带来负面影响。国内一些服务业者,特别是一些对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行政性垄断而竞争不足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在与外资服务者的竞争中失败受创,可能引发某些严重后果。如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将凭借其体制、资金、品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高利润业务中与国内银行展开强有力的竞争,如果国内银行业应对不力,可能对国内金融体系的顺利运行乃至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其次,开放市场后对人才的竞争加剧,人才价格可能水涨船高,尽管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源利用和培育可以起到刺激作用,但同时也将提高中国服务业的成本和价格,使其低成本优势受到削弱。加入WTO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能否尽可能地利大于弊,避免重大不利局面的出现,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内改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