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87725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84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学本科《物流管理学》教程(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管理学大学本科高等教材第一章 物流概述 物流是商品经济中伴随生产、流通、消费而生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起初,它起源于商品流通环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流活动的职能、内容与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今天,物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视,物流科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认识物流,是学习物流科学的开始,也是开展物流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物流 一、物流术语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一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其语源意义考察,是指实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起初它是商务活动发展的附属物,而现在它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经济活动。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

2、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在对营销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营销”应包括两种不同但又相关的过程。其一是致力于发掘并刺激购买者;其二是财货的实物分配,即企业在获利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将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从产地转移到使用地点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活动。20年代,美国学者克拉克把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PD)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要素进行了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方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这里的“后勤”是指

3、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部署,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这一理论和方法也为企业和理论界认同,并得以广泛运用,他们将之作为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以力求合理有效地组织商品的供应、仓储、运输、配送。在美国,表达物流意义的词汇还有Physical Supply、Material Management、 Market Supply 、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 、Total Distribution等词汇,它们之间的含义虽有所区别,但都表达了物流的本质。 日本是于20世纪50、60年

4、代开始应用物流这一术语的。当时的日本企业界和政府为了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率,组织了各种专业考察团到国外考察学习。其中有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在1956年1011月间,在美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接触到了物流这一新事物。1958年该考察团的报告“劳动生产率报告33号”发表在流通技术杂志上,第一次提到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概念,以后逐步确定翻译为“物的流通”,被称为日本物流之父的著名学者平原直又进一步将其简化为“物流”,之后被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物流术语也是泊来品,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传入我国。

5、一条是80年代初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这时的物流理论只是市场营销理论的组成部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被直译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理论界普遍接受的译法是“实体分配”,指的是商品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另一条途径是80年代初从日本直接引入。考察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应该说在物流概念引入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物流活动,即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储运活动。不过当时对物流理解是十分狭隘的,其巨大作用并没有引起重视。二、物流的概念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物流活动以及物流概念本身是发展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物流?国内外关于

6、物流的概念很多。(一)、狭义物流的几个概念 1、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2、日本学者林周二认为,“物流是包含物质材料的废弃与还原,联接供给主体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相关的信息活动。” 3、这样的定义还有很多,比如: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

7、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 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理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二)、广义的物流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更加细密以及经济的高开放度,物流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物流的概念也经历了几次发展。 1、国外的定义: 1984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物流这个概念从Physical D

8、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并将现代物流定义为“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仓储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1991年在荷兰举办的第九届物流国际会议上,学者们对物流的内涵进行了更多的拓展,认为物流应该包括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信息流通过程,而且还向生产之后的市场营销活动、售后服务、市场组织等领域发展。 最近,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扩展了原有的物流领域,将之修正为“物流是为了符合顾客的必要条件,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能使仓储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

9、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2、国内学者的定义: 我国学者张绪昌、丁俊发在流通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物流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物流指流通领域的物流。广义的物流是经济社会的一个经济问题。“物”不仅指商品物,也包括人,即包括流动具有经济意义的一切物质实体。“流”不仅指流通领域的流动,也包括在任何非流通领域,如在生产领域、文教卫生领域及其它领域内的流动,只要这种流动具有经济意义即可。并进一步分析了物流的三种形态,一种是运动状态,即运输;一种是静止状态,即储存;一种是静动结合的状态,即加工、包装、装卸、检验。动态的运输可以创造物的空间效用;静态的储存可以创造物的时间效用;静动结合状态的加工、包装、

10、装卸和检验可以创造物的形质效用。据此把广义的物流定义为经济社会中的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是创造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经济活动。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贮存、保管、加工、检验、运输等各项活动。 (三)、现代物流的概念 现代物流概念,是在物流业倍受重视、在把物流作为继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背景下,随着物流业的现代化、网络化而形成的。1962年美国“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中指出,消费者所支出的商品价格的50%是与商品流通活动相关的费用,物流领域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当时,物流以外活

11、动领域的管理已经得到改善,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自动化取得进展,计算机在事务处理方面得到应用、销售方面采用了科学的销售方法,剩下的领域只有物流领域,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此后,物流活动从商品的流通拓展到原材料的采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使用、售后服务以及废弃与回收整个循环过程。其目的也从服务于市场营销、搞活流通发展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上来。物流业的地位也日益从附属产业发展为独立产业。 现代物流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以现代化的手段与设备,以先进的管理与运作,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的经济活动过程。三、电子商务物流概念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人认为,电

12、子商务物流就是电子物流,或者物流的电子化;也有人认为,它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物流;还有人认为它是电子商务时期的物流。上述观点,都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电子商务物流与其它物流的联系与不同。考察物流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物流活动的本质,我们认为物流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物流发展到现代阶段,不论哪一种物流形式,宗旨都是以顾客服务为中心,提高顾客的满意率,在此前提下全面降低企业的成本。物流的电子化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文献中论及的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与模式,其实都早于电子商务而产生。在学术界,大多公认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总裁贝索斯是“电子商务之父”,而作为电子商务物流核心指导思想的供应链管理理

13、论和作为电子商务物流核心的第三方物流都早于斯。我国物流业界的知名人士、快步易捷(广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CEO翟学魂说,“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物流服务也在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由于商品的经济圈越来越大,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大量高科技的融入,物流管理越来越以其专门的技术能力和运作本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谈电子商务物流瓶颈,亚洲物流在线 之电子物流)。 可见,电子商务物流实质上是指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由于物流的系统性、独立性,它既是电子商务中的物流,也是电子商务时期的物流。与其它物流不同的是,它更强调物流的电子化和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所以,结合现代物流的本质,我们认为,电子商

14、务物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软硬件设施及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产品分类、整理、存储和配送等一系列工作,以定时、定量、定点送达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活动。 四、电子商务物流与现代物流辨析 (一)、电子商务物流从本质上属于现代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是物流发展的一个阶段,其物流水平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在现代物流阶段,由于物流活动具有的自身规律,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伴随的现代时期的物流,都可以归结到现代物流中。而电子商务物流是既是物流的一种形态,又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电子商务的物流是一个横向概念,在电子化、社会化、专门化程度等方面有着特定的要求。 从物

15、流活动的发展过程看,最初的物流活动只是专门媒介商品流通的活动,各个要素之间可能相连而共同发挥商品物理移动的功能,也可能单独存在而发挥服务于商品流通的功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市场营销活动对于商品的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显现,而且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物流的各个要素之间具有相同的性质,于是物流的各个要素被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现代物流则是物流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职能、革新手段的产物。物流职能的拓展最直接的表现是物流活动不仅是流通领域特有的活动,生产活动中也有物流活动,即生产物流。现代物流的产生是在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背景下出现的,所以它逐渐发展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与此相适应,物流主体也逐渐发生改变,不仅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也包括生产企业,甚至包括专营物流的第三方。物流活动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演变为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领域。国民经济全部工农业产品生产与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以外,全部都是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