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87655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 苗木质量评价体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二章苗木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节壮苗的评价标准1 苗干粗壮而直 有一定高度 上下均匀 无徒长现象 枝叶繁茂 色泽正常 2 根系发达 即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 主根短而直 根系要有一定的长度 3 苗木的茎根比 地上部下地下部鲜重之比 值小 而苗木的重量大 4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5 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且顶芽无显著的二次生长现象 第二节苗木质量评价 一 苗木质量的定义苗木质量是指苗木在其类型 年龄 生理 及活力等方面满足特定立地条件下实现造林目标的程度 质量是对使用地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而言 根据目前研究情况看 苗木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表现指标是评价苗木质量的三个主要

2、方面 一 形态指标 1 苗高2 地径3 高径比4 苗木重量5 根系指标6 茎根比7 顶芽8 质量指数QI 苗木总干重 g 苗高cm 地径mm 茎干重g 根干重g 1 苗高苗高是最直观 最容易测定的形态指标 测定时从苗木地径处或地面量到最高点为准 苗木高度并非越高越好 同一批造林苗木的大小以求整齐为好 以防将来林分强烈分化 苗高与造林成活率关系不紧密 苗木适宜高度不能一概而论 应根据树种 造林地立地条件 造林时机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原则是 在保证造林苗木成活的前提下 苗木高度越高越好 但对同一块造林地上所用苗木的整体而言 要求苗木高度越整齐越好 2 地径地径又称地际直径 是指苗木土痕处的粗度 测量

3、播种苗地径时 对子叶下轴在地上明显的苗木量子叶下轴光滑处的地径 子叶下轴在地上不明显的苗木 量土痕处的直径 测量营养繁殖苗地径时 落叶阔叶树种的插条苗和插根苗量插穗以上新萌发的主干基部直径 对有膨大或不圆的苗木 量距插穗上端最近处的正常粗度处直径 在所有形态指标中 地径是反映苗木质量最好的指标之一 地径与苗木根系大小和抗逆性关系紧密 多数研究表明地径与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量成正比 但过分粗大的苗木也不利于起苗 包装 贮藏 运输和栽植 同时成本也更高 因此 地径也有一个适宜范围 3 高径比高径比是指苗高与地径之比 由于是比值 故高径比没有单位 它只是一个指数 目前在苗高 地径的单位上还不统一 如

4、美国在计算高径比时 苗高采用cm 地径则用mm 其结果多是一位数 而我国苗高 地径都以cm为单位 结果都是两位数 高径比反映了苗木高度和粗度的平衡关系 将苗高和地径两个指标有机结合起来 是反映苗木抗性及造林成活率的较好指标 一般高径比越大 说明苗木越细越高 抗性弱 造林成活率低 相反 高径比越小 苗木则越矮粗 抗性强 造林成活率高 1 5年生杉木苗的高径比与合格苗率 高径比合格苗率 7094 47290 47485 37782 58370 28758 9 4 苗木重量苗木重量是指苗木干重或鲜重 鲜重更易测定 但是不易获得稳定的数据 难以进行横向对比 苗木干重是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相互比较的可靠指标

5、 苗木重量可以是苗木总重 也可以是各部分重 如地下部分重 根重 地上部分重 茎重 叶重 等 苗木干重是反映苗木质量的较好指标 研究表明 干重与地径相关紧密 同时 在干重指标指示苗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方面 其可靠程度与地径相近 除苗木总干重外 苗木各部分的重量也很有用 如叶反映光合性能的强弱 根量反映苗木吸收能力的强弱 对造林成活率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5 根系指标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 造林后苗木能否迅速生根是决定其能否成活的关键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根系指标主要是根系长度 根幅 侧根数等 此外 根重 根体积 根长 根表面积指数等在研究中常被采用 比较而言 侧根数 根系总长度 根表面积指数等指标能较好反

6、映苗木的须根状 即能反映苗木根系质量 6 茎根比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重量或体积 之比 反应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 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 营养收支平衡问题 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 其关键之一是能否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根系发达 茎根比小 苗木地上部分蒸腾量小 地下部分吸收量大 有利于苗木水分平衡和苗木成活 但是 茎根比也不是无限的越小越好 各树种苗木都有自己适宜的茎根比 如火炬松适宜茎根 干重 比约为1 7 2 2 7 顶芽顶芽大小可通过用直尺测量其长度或高度 用卡尺测定其基部粗度而反映出来 对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 如油松和樟子松等苗木 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是合格苗木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

7、是 对阔叶树和某些萌芽力强的针叶树种 顶芽有无对苗木质量影响不大 用顶芽大小反映苗木质量 其根据是顶芽越大 芽内所含原生叶数量越多 第二年苗木生长量越大 研究也证明 顶芽大小与苗木第二年高生长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 顶芽在反映苗木生长潜力方面有重要意义 8 质量指数由于单个形态指标常常只反映了苗木的某个侧面 而苗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对造林成活和初期生长又十分重要 因此 人们便试图采用多指标的综合指数来反映苗木质量 高径比 茎根比就属此类 在此基础上 Dickson等 1960 提出苗木质量指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QI 苗木总干重g 苗高cm 地径mm 茎干重g 根干重g 由公式可见 苗木高径比

8、茎根比越小 总干重越重 QI越高 苗本质量越好 二 生理指标 一 苗木水分1 含水量2 水势 二 导电能力1 测定植物组织外渗液导电率 2 将电极插入植物组织 测定其电阻率 三 其他指标1 矿质营养2 碳水化合物储量3 叶绿素含量4 TTC染色法测定根系活力5 芽休眠 一 苗木水分水分是苗木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木本植物中水分至少占鲜重的50 以上 苗木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体内水分状况 可以说苗木体内的生理活动只有在水分参与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 1 含水量苗木含水量是指苗木水分占苗木干重的百分比 研究发现 在一定范围内 苗木水分状况与造林成活率是一种线性关系 随着苗木体内水分逐渐丧

9、失 造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 例如 毛白杨和刺槐苗木根系含水量平均每减少1 其造林成活率分别减少1 5 和8 67 2 水势苗木的水势 w 由渗透势 p 和压力势 组成 单位为Pa 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w p 以上三者的相互关系随苗木吸水和失水而发生变化 当苗木完全吸足水分时 含水量为100 其水势为零 这时压力势和渗透势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随着水分的丧失 渗透势便降低 同时由于细胞失去了原有的体积 压力势也减小 最终水势降低 苗木水分胁迫增加 水势不仅能反映出苗木在干旱胁迫下水分的变化 而且在解释土壤 植物 大气这一连续系统中水分运动规律有其独特优点 压力室法测定苗木的水势 苗木形态指标检测系统

10、3 P V技术采用压力室法在苗木逐渐失水过程中建立P V曲线 对研究苗木体内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十分有益 用P V曲线还能明显地鉴别出重新吸足水分的死苗 这是含水量法和仅测定单一的水势指标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用压力室测定水势与测定失水率 含水量一样 都可能把吸足水的死苗评定为好苗 而P V技术则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 导电能力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以及植物细胞膜受损情况与组织导电能力紧密相关之上的 水分含量越高 植物组织的导电能力越强 干旱及其他胁迫造成细胞膜的损坏 会使膜透性增大 K 等离子自由外渗从而增加其外渗液的导电能力 通过对苗木导电能力的测定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苗木水分状况和细胞

11、受害情况 指示苗木的活力 目前 对导电能力的测定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 测定植物组织外渗液导电率 2 将电极插入植物组织 测定其电阻率 三 其他指标1 矿质营养2 碳水化合物储量3 叶绿素含量4 TTC染色法测定根系活力5 芽休眠 三 活力指标 苗木活力是指苗木被栽植在特定 最适宜生长 环境条件下使其成活和生长的能力 苗木活力的生长表现指标综合了苗木的形态和生理性状 根生长潜力 RGP 是苗木活力中最重要的代表性指标 它是将苗木置于最适生长环境中的发根能力 它能较好地预测苗木质量及造林成活率 RGP是目前评价苗木活力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1 根生长潜力 RGP 新根生长点数量 TNR 大于1cm长新

12、根数量 TNR 1 大于1cm长新根总长度 TLR 1 新根表面积指数 SAI TNR 1 TLR 1 新根鲜重和新根干重 2 苗木抗逆性 OSU活力检测法 四 苗木质量综合评价与控制 苗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 仅凭一二个指标全面反映苗木质量很困难 加之苗木栽植后的成活与生长状况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 从而增加了苗木质量评价的难度 建立完整的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和保证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苗木质量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要做好苗木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控制 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地适苗 2 多指标综合评价苗木质量 3 苗木质量的动态性及质量评价的阶段性 4 建立苗木质量调控体系 1 0 表示1年生播种苗 未经移植 2 0 表示2年生播种苗 未经移植 即留床苗 2 2 表示4年生移植苗 移植1次 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1 1 1 表示3年生移植苗 移植两次 每次移植后各培育1年 0 5 0 表示半年生播种苗 未经移植 完成1 2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第三节苗木年龄的表示方法 0 2 0 8表示1年生移植苗 移植1次 2 10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8 10生长周期 另外 营养繁殖苗在第一个数字右下角括号内数字表示插穗 插根或砧木等的年龄 如 1 2 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 插根苗或嫁接苗 1 2 1 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 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