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87430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化生]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 分析 预测.ppt(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近5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对比 选择题部分 命题点稳中有变 在内容上精选考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侧重于对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考查 以模块内综合为主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以非计算型选择题为主或只涉及简单的数学计算 四个选项大多从不同角度设问 以非矛盾选项为主 难度适中 7道题中多选题的数量逐年递增 10年 11年多选与单选的比例均为6 1 也造成了试卷难度的整体提升 16 如图所示 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 在力F作用下 A B保持静止 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 2B 3C 4D 5 命题点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07年 利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 两个物体 16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

2、为m物体 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 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0 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A 等于零B 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于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08年 受力分析 胡克定律 两种状态 09年 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未知力 单体单态 16 如图所示 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O为球心 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F mgtan0C D FN mgtan0 10年 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未知力 两个物体 11年 利用平

3、衡条件分析受力 双体双态 突出对细节问题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19 如图所示 将两相同的木块a 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 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 开始时a b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两细绳均有拉力 a所受摩擦力Ffa 0 b所受摩擦力Ffb 0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 则剪断瞬间 A Ffa大小不变B Ffa方向改变C Ffb仍然为零D Ffb方向向右 考查特点及演变趋势 利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或计算未知力 通常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受力分析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摩擦力与弹力的特点等相结合 难度相对较低 定性 定量 单体 系统 单态 多态 考查方式更趋细致具体 热点词 系统 角

4、度 弹簧 20 如图所示 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 2MO M N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 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 以v s a 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 位移 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 命题点2 运动学图像及其相关知识 07年 利用图像描述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两个过程 四个物理量 四类图像 17 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v t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A 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 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C 前1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 15 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08年 根据图像获取信

5、息进行相关计算 三个过程 四个物理量 一类图像 09年 全面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解读能力 从图像到图像 首次涉及曲线图像 要求提高 17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甲所示 据此判断图乙 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x表示物体的位移 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10年 利用图像描述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两个过程 四个物理量 四类图像 与07年相似 11年 此考点未单独命题 而是结合电磁感应现象进行考查 见11年22题 考查特点演变趋势 多运动过程 图像多元 v t x t a t f t E t等 涉及对速度 加速度 位移等概念的考查 涉及力与运动关系的简单应用直线 曲线 单元 多元 考查全面 方式灵活

6、要求提高 22 2007年4月24日 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 直径约为地球的1 5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 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是A 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B 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 9km sC 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 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

7、密度小 命题点3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07年 涉及两颗行星的对比分析 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四个不同的物理量 周期 速度 引力 天体密度 18 据报道 我国数据中继卫星 天链一号01星 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 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 天链一号01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行速度大于7 9km sB 离地面高度一定 相对地面静止C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08年 同步卫星 涉及两个不同天体之间的分析对比

8、定性分析为主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四个不同物理量 速度 高度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09年 卫星变轨问题 涉及圆轨道与椭圆轨道 定性分析 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不同角度设问 机械能 超重与失重 角速度 加速度 18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 神舟 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 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 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 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

9、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10年 椭圆轨道 定性分析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四个不同的物理量 势能 角速度 加速度 速度 11年 涉及两颗卫星之间的分析对比 定性分析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四个不同问题 周期 速度 加速度 轨道平面 17 甲 乙为两颗地球卫星 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 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 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命题特点 多以实际卫星为背景 通常涉及不同卫星或不同轨道之间的分析对比 四个选项分别从不同角度设问 速度 角速度

10、加速度 轨道半径 轨道平面 能量等 定性分析为主 难度降低 覆盖面扩大 演变趋势 环绕模型 变轨模型 圆轨道 椭圆轨道 定量计算 定性判断 17 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A 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 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 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命题点4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07年 超重 失重现象的分析判断 考点相对单一 19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 如图所示 设投放初速度为零 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子下落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内物体对箱子

11、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 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 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 箱子接近地面时 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 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 飘起来 08年 对超重 失重现象的动态分析 涉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09年 涉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定量计算和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两个过程 质量变化 难度提高 22 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 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箱在轨道顶端时 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 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 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 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 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

12、端 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MB m 2M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 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10年 主要涉及利用功能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两个物体 能量转化较为复杂 11年 新的组合方式 运动学与功能关系 涉及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功率的计算 18 如图所示 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 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 两球恰在处相遇 不计空气阻力 则A 两球同时落地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 从开始运动到相遇 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

13、量D 相遇后的任意时刻 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 命题特点 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涉及牛顿运动定律与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与24题具有互补性 对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提高 通常涉及定量计算或推导 演变趋势 牛顿运动定律 功能关系 综合性提高 覆盖面扩大 考查方式 综合格局及难度变化较大 18 某变压器原 副线圈匝数比为55 9 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 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B 原 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 9C 变压器输入 输出功率之比为55 9D 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 频率为50Hz 命题点5 交变电流的图像及相关物理量 变压

14、器 07年 交流电图像及相关物理量 变压器公式 考查层次较浅 20 图1 图2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 其中图1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表示交流电 图2表示直流电B 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C 图1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311sin100VD 图1所示电压经匝数比为10 1的变压器变压后 频率变为原来的1 10 08年 交流电图像及相关物理量 变压器公式 考查层次较浅 09年 远距离输电问题 涉及变压器公式的应用及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要求有所提高 19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 输电线总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 n2

15、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n3 n4 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则 A B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10年 交流电的图像及变压器公式 涉及交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11年 交流电图像及变压器公式 涉及动态分析 20 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 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 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 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 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以下正确的是A u2 190sin 50 t VB u2 190sin 100 t VC

16、 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适当下移D 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适当上移 命题特点 以变压器问题 交变电流的图像 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为考查热点 以定性判断为主 一般不涉及复杂运算 难度较低 演变趋势 对变压器问题及交流电路的考查趋向深入 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更加密切 考查方式及难度相对稳定 19 如图所示 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 M N为对称线上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B 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C 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D 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 电场力做正功 命题点6 电场的性质及相关物理量 07年 单一场 给出电场线分布情况 判断电势 场强 电势能大小及电场力做功情况 08年 叠加场 给出空间中点电荷的分布情况 判断场强大小及电势能变化情况 21 如图所示 在y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 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 Q 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 Q 且CO OD ADO 6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O点电场强度为零B D点电场强度为零C 若将点电荷 q从O移向C 电势能增大D 若将点电荷 q从O移向C 电势能增大 09年 叠加场 给出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