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387267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人类与环境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29讲人类与环境 考点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点三活动 调查社区 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加试 考点二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模拟演练 课时训练 内容索引 1 生物圈 知识梳理 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副生物圈带 热裂口 不连续的一个薄层 制造氧气 处理废物 2 全球人口动态 1 人口增长 限制因素 地球的资源 是有限的 后果 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严重 2 采取措施设法降低出生率 做到 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食物的生产 自我控制 1 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回答相关问题 1 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称为 人口的过度增长

2、会造成资源枯竭 环境容纳量 2 因生态环境的资源 空间是有限的 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 增长 环境容纳量 降低 逻辑 斯谛 2 生物种群密度消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种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提示出生率与死亡率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 所以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但是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 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 等等 所以 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提示 3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和增长速度 1 增长率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大幅下降 我国目前人口的比较低 二孩政策 的目的是达到

3、替补出生率减缓老龄化趋势 2 增长速度 我国人口基数大 虽然增长率较低 但比较快 出生率 增长率 增长速度 题型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1 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 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 则会造成 水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 环境污染加剧A B C D 解题探究 答案 解析 解析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 同时也离不开食物 因此就需要耕地 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所以 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 就业压力加大 教育经费短缺 环境污染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森林资源 水资源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 2 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4、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按生态学原理 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 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 K 为110亿 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 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答案 解析 解析由于生态环境的资源 空间是有限的 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 即图中的曲线b A项正确 曲线a 指数增长 和b 逻辑斯谛增长 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 B项正确 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 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同时使K值下降 C项错误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

5、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 很快会降到K值或K值以下 D项正确 1 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知识梳理 工业 过多 过快 化学肥料 化石肥料 变暖气温 皮肤癌 抑制 河流 呼吸道 腐蚀 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归纳 物质和能量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3 保护生物多样性 1 多样性原因分析 细胞 DNA 性状 2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栖息地的丧失 人们的乱捕滥猎和过度开发 的入侵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 1 连线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2 完成填空 1 生物多样性越高 生态系统的越强 稳定性越 2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的关系 3 群落演替过程中

6、的生物多样性 4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 自我调节功能 高 生态环境 增加 遗传 生态系统 3 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 判断 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原因是 提示 提示D以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物种 图示可见D图中物种种类最多且分布比较均匀 题型一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1 2017 浙江4月选考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 错误的是A 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B 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C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D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解题探究 答案 解析 解析酸雨落入水域 会污染水体 A项正确 大气中CO2浓度的

7、增加 会产生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B项正确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造成资源短缺 C项正确 臭氧层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臭氧层破坏后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 D项错误 2 下列有关对池塘中出现的 水华 现象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 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 造成富营养化B 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 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C 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D 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中的 赤潮 现象极为相似 答案 解析 解析水华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 磷的废 污水进入水体后 蓝细菌 绿藻 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 大量繁殖后使水体

8、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A项错误 水华现象会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B项正确 水华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 C项正确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 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 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与水华现象相似 D项正确 题型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措施3 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 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 科学家利用DNA 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 棕熊 马来熊 眼镜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基因型多样性 答案 解析 解

9、析棕熊 马来熊 眼镜熊属于不同物种 故其差异反映了物种多样性 4 2017 桐乡校级月考 在当今世界上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很多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措施是正确的A 全力阻止大量使用石化燃料B 全力保护好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栖息地C 完整调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位置D 减少各地引进外地生物种类以减少竞争作用 保护本地物种 答案 解析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 全力阻止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不现实 A项错误 应重点保护好珍惜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 B项错误 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不是完整调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位置 C项错误 减少各地引进外地生物种类以减少竞争作用 防止生物入侵 保护

10、本地物种 D项正确 1 调查目的 1 采集一个淡水区域的水样 进行 作出水体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 2 关注水体污染状况 提出的建议 改良水质 实验测定 实验解读 2 方法步骤 溶解氧 不同类型 改良水体 预测 预测 题型实验拓展及应用1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 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解题探究 1 图中高山 河流 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 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答案 解析 水平 太阳能和工厂排放污水 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解析高山 河流 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11、 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能 2 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 导致鱼类因为缺少 而大量死亡 水体变浑浊 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清澈见底 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能力 答案 解析 氧气 自我调节 解析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 导致鱼类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水体变浑浊 但村庄附近因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使河流保持清澈见底 3 根据图示推测 A处1 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解析 浮游植物 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解析根据图示推测 A处1 2月 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导致无机盐含量下降 12月无机盐含量

12、较高 光强度减弱且温度较低 因此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或光照 温度 或光照 4 调查表明 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 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答案 解析 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析人类活动加速了化石燃料的燃烧 导致温室效应 使高山冰川越来越少 2 2017 台州校级月考 有网民反映某湖泊靠近电池厂附近湖面出现大面积死鱼 怀疑是重金属污染所致 环保部门赶赴现场取得水样 带回实验室检测 检测结果认为致使鱼类大批死亡的主因是缺氧 次因是重金属污染中毒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 完善符合上述检测结果的实验思路 并预期实验结果 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 重金属清除剂 增氧机 鱼缸 小鱼12

13、0条 鱼饲料若干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思路 采集水样 在远离电池厂污水排放口采集适量的湖水 简称湖水甲 在靠近电池厂污水排放口的死鱼区域采集适量的湖水 简称湖水乙 将12只鱼缸 分为如下四组 A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甲 小鱼10条 增氧机通氧 B组3只鱼缸 C组3只鱼缸 D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适量重金属清除剂 各组鱼缸在相同适宜条件下饲养 间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小鱼的存活数量 若有死亡 须及时清除死亡小鱼 获得各组小鱼平均存活时间 单位 天 答案 解析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增氧机通氧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解析实验思

14、路 采集水样 在远离电池厂污水排放口采集适量的湖水 湖水甲 在靠近电池厂污水排放口的死鱼区域采集适量的湖水 湖水乙 其中甲湖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少 而乙中重金属含量多 将12只鱼缸 分为如下四组 A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甲 小鱼10条 增氧机通氧 B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增氧机通氧 C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D组3只鱼缸 均加适量等量湖水乙 小鱼10条 适量重金属清除剂 其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是重金属的含量 BC两组的单一变量是含氧量 CD的单一变量是重金属的含量 各组鱼缸在相同适宜条件下饲养 间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小鱼的存活数量 统计并分

15、析所得数据 获得各组小鱼平均存活时间 2 请以柱形图表示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解析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以柱形图表示预期实验结果 见答案 3 生活中常见一个湖泊受到富营养化的污染 水体溶氧量急剧下降 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死鱼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死亡 这种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称为 答案 解析 正反馈 解析一个湖泊受到富营养化的污染 水体溶氧量急剧下降 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死鱼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死亡 这种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称为正反馈 模拟演练 1 2 3 4 5 答案 1 2016 浙江10月选考 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 不包括A 伤害陆地植物B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 产生温室

16、效应D 破坏土壤肥力 解析 解析酸雨伤害植物 污染水体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O2属于温室气体 能引起温室效应 故选C 答案 2 2017 浙江11月选考 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A 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B 建立污水处理厂C 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D 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1 2 3 4 5 解析 解析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属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答案 解析 3 2017 杭州质检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型污水生化处理技术 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悬浮填浮填料的反应器时 附着在填料内外表面的微生物形成 生物膜 通过 生物膜 上的微生物作用 使污水得到净化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 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 生物膜 上附着的微生物呼吸方式不一定是需氧呼吸C 该反应器中所用的 生物膜 亦可用于海水淡化D 该反应器对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1 2 3 4 5 解析 生物膜 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分解者 A项错误 该反应器中 生物膜 并非对离子的选择透性 故不能用于淡化海水 C项错误 该生物膜中生物可处理有机污染物 并不能处理无机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