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87182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环境法规体系详细概述(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法 各位学员 大家好 本期EMS内审员培训班已经接近尾声 今天 我们给大家介绍环境法规体系和新颁布的 环境影响评价法 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在您学习的过程中 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请和我们联系 祝学习顺利 启迪老师 环境法 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通常包括2方面的法律规范 1 污染防治2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 环境法规体系 根据国内外环境立法现状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从而形成了环境法规体系 1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规

2、定是环境法的基础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宪法中都对环境保护做了原则性规定 2 环境保护基本法 通常对环境法的基本问题 如适用范围 组织机构 法律原则与制度等作出了原则规定 3 环境保护单行法 是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或特定的人类活动而制定的专项法律法规 4 环境标准 是为保护人群健康 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 对大气 水 土壤等环境质量 污染源 监测方法以及其它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5 其他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 环境法规的作用 1 确立环境管理体制2 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3 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 义务和违法责任 环境法规的基本原则 1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相协

3、调的原则2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3 开发者养护 污染者治理的原则4 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5 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环境法规的基本制度 1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 三同时 制度4 许可证制度5 排污收费制度6 经济刺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2002年10月28日 环境法规介绍 前言 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

4、 内容提要 1酸雨2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3平流层臭氧层破坏4有害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越境转移5生态破坏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化破坏 前言 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现状1 相关概念1 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 以法律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的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进行规范的制度 是将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 审批 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 法律化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2 有关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概况 3 我国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 1979年9月 环境保护法 试行 的第六 第七条对 环境影响评价 作了具体规定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规定防治措施 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 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1998年1月国务院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二章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 1998年11月29日开始实施 与其配套的法规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19

6、99 3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试行 的通知 1999 4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 4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因区域开发 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政策和规划所造成的环境后果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诸多事实说明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划 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 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 持久 范围也更加广泛 三对政策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重要性 四制定一部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必要性 围绕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应由法律调整的独特对象是现行环境保护法和各单项法律所容纳不了的 对政府

7、有关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与一般环保法律规定的体制和法律关系有所不同 对建设项目环评并进行规范管理直接影响公民和组织的权利义务是应由法律调整的实质性问题 有必要将原有法规上升为法律 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单独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适时制定本法在国际上也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五本法的立法过程 经中共中央批准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本法列入2000年提请审议的立法计划 2002年10月九届人大常委会30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本法当日江泽民主席77号令公布本法 第一章总则 一立法目的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制定本法 1 实施

8、可持续发展战略 预防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评价的对象是拟订中的政府有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单位欲兴建的建设项目2 评价单位要分析 预测和评估所评价对象在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3 评价单位通过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4 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9、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 要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评估5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方法和制度 三本法的适用范围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属于本法所指的的规划 1 是指政府拟定的规划 而不包括企业的规划 2 是指政府的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划 以区别于政府的其他规划3 是指实施后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 四关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 公开 公正 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

10、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 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本条所称 公众参与 是指与有关单位 专家和公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遵循一定的程序 参与与其环境权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使制定规划或者审批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 五国家支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 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研

11、究成果 对评价对象可能涉及的自然生态 大气 水体 固体废物 水文 气象 地质 地震 土壤 作物 噪声 震动 动物 植物 水生生物 放射性 电磁波以及社会经济 文化古迹和人体健康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因此 需各部门相互协作 政府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范围和评价方式的规定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区域 流域 海域的建设 开发利用规划 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 预测和

12、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 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综合规划 不是指所有的综合规划 而是综合规划中的一部分 即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区域 流域 海域的建设 开发利用规划 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1 专项规划的范围和评价要求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能源 水利 交通 城市建设 旅游 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

13、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 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 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报国务院批准 2 非指导性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要求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 预测和评估 二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2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3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1 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 预测和评估 3 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

14、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 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 举行论证会 听证会 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 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但是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 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公众参与作为法律条文写入本法 反映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高度重视 也是本法的一个特点 4 对非指导性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 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 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设区

15、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 作出决策前 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 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 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 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

16、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 应当作出说明 并存档备查 三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 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 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 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跟踪评价 是指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 该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力量 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检查 分析 评估 并采取相应对策的制度 第二章小结本法专设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将政府有关的对环境有影响的经济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是本法的一大突破 本章对需评价的规划进行了分类 即分为专项规划和其他规划 并对不同的规划的评价程序 评价文件 评价文件的法律地位 规划实施后的跟踪评价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一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实施分类管理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