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20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二)浙江选考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B其中的“风”是民歌C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D这些诗歌都是由孔子创作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代表诗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而不是创作的,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A、B、C三项均与史实相符。故选D项。2东汉

2、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市”的发展。宋代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坊分离,“市”有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东汉长安的“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B项正确。“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未出现,城市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A、C、D三项说法错误。3古代欧洲称中国为Seres,现代英文称中国为China。据说这与中国传统手工业闻名于世有关。你认为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是()A青铜业、冶铁业 B制瓷业、棉织业C丝织业

3、、制瓷业 D造纸业、制瓷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Seres”指丝织业;“China”指制瓷业,故C项正确。4下图是一幅中国某一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C元代 D清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行中书省”“宣政院”判断该朝代是元代,故C项正确。5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4、,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儒家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乙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及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丙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丁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综上,故C项正确。6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是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平面示意图(部分),判断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

5、州、杭州。是沙市,是苏州,均正确。为宁波,为厦门,开放于19世纪40年代的南京条约中,均错误。故选A项。7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私家经营”“外籍技师”“与日本纸的竞争”“濒于停业”等关键信息可得出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故C项正确。8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

6、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A项只是身上的变化,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属于社会习俗的变迁。材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表现在剪辫和废止缠足方面,故选B项。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元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

7、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可知应该是民生问题,故B项正确。D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遗产。10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判断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11“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

8、共产党()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依据材料中“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和所学知识判断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项正确。苏联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中国仍有影响,A项错误。1927年的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故B、D两项错误。12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

9、日帽徽时说:“这顶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抗击日寇,拯救中国,让我们暂时告别红军帽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抗战胜利,保障工农割据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红军装、五星帽”换成“青天白日帽徽”“抗击日寇”等信息可知,这是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时的情景,故C项正确。1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 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

10、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选与普选存在本质区别,海选是一种直接选举形式,而全国人大代表则由间接选举产生,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项错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1954年宪法,故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并非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故D项错误。14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

11、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最终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5基辛格说:“在世界外交史上,上海公报的独特之处在于明确列出双方的分歧与此同时,上海公报又具体列出双方的共同立场”与这种做法体现的外交方针一致的外交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B中苏建交C1954年中缅联合声明D亚非万隆会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根据题干中“明

12、确列出双方的分歧”“列出双方的共同立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方针是“求同存异”,而这一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故D项正确。16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答案B解析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与材料中“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相

13、符,故B项正确。17“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五百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做最佳判决,不偏不倚。”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中的“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五百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由此可以判断宣誓人就职于陪审法庭,故C项正确。18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一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C万民法 D自然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和

14、公民法都是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A、B两项。自然法是法律观念不是司法实践,排除D项。罗马帝国时期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是万民法,以适应罗马境内各族人民,故C项正确。19“(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这里的“它”指的是()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故B项正确。20欧洲人在评价某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A蒸汽机 B发电机C电动机 D计算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蒸汽机的发明。材料“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是指以机械动力取代人力、自然力,由“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发明是蒸汽机,故A项正确。21保障民主的方法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美国178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