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12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6卖白菜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卖白菜(2)【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认真读课文第1026段。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找出描写“我”和老太太的有关语句。 【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继续朗读课文。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

2、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 的老太太形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

3、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阅读结局部分并思考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拓展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捅马蜂窝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

4、、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捅不得,捅不得。”

5、爷爷连连摇手。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住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

6、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处理,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来。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

7、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在小门口等着我。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呼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

8、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过去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

9、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1第一段描写的“爷爷的后院”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答:_2文章以“捅马蜂窝”为题,可文章并不是只写捅马蜂窝这一情节,请问在捅马蜂窝后还写了什么情节?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为什么?答:_3联系全文,应怎样理解“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中的“复仇者”?为什么说那只“蜇我”的马蜂“真像一个英雄”?答:_4如何理解“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答:_ 参考答案:【要点部分】阅读发展部分并思考1.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

10、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2非常挑剔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3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阅读结局部分并思考1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2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3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4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拓展部分】1特点:富有生机活力,是小生命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是“我”儿时的乐园。作用: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为后文揭示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的道理蓄势。2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不离题。因为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是捅马蜂窝的结果和发展,没有这些情节也不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捅马蜂窝也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行动。3与毁了它的家、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命的马蜂。它不顾一切,视死如归,充满激情和勇气,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