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53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走一步 再走一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能力目标 1、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德育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教(学)法:1.朗读复述法。本文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从童年的一次“脱险

2、”经历,感悟到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哲理。通过朗读感知文意,朗读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记叙的周密。 2.设疑研讨法。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课时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二、新课教学: (

3、一)朗读感知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落实如下词语:闷热训诫凸出迂回凝视瘦骨嶙峋啜泣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同学们活动) 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再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二)理解课文 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这就叫做认识课文,理解课文。 1、变标题理解内容 可从不同角

4、度自拟标题,这既是建立对课文内容及主旨初步理解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又是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主旨更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的策略和方式。可有如下说法: 第一次爬悬崖脱险永远不能忘记战胜恐惧八岁的记忆 最初的那一小步没什么了不起战胜自己才能相信自己 星光下的悬崖当朋友离我而去父亲的话变角色认识人物学生分别以内德、杰利、父亲的口吻讲述这一故事,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例如,内德是那些不关心“我”的孩子们当中的一个,他也是那些无情地嘲笑“我”的孩子们当中的一个,在他和其他几个孩子眼中,“我”是一个可笑的“胆小鬼”,他在这整件事情当中,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事后有没有再认真反思过自

5、己?再如杰利,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为什么明明“有点不放心”,却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他离去到叫来“我”的父亲,这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可能发生了一些什么?他怎样对“我”的父亲讲述这件事? 还有父亲,当他发现身体一直弱不禁风的孩子这么晚了还没回家时,他的心情如何?他做了些什么?当他从杰利口中得知这件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在赶往悬崖的路途当中,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跟杰利谈了些什么?通过变角色讲故事,可以更为真切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深入的认识人物形象。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解读了题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四、作业布置:让学生作出种种有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

6、结局。写于习作本上 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提问对标题理解。二、新课教学: (一)变结局拓展思维 让学生交流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 例如:杰利找到的是“我”的母亲. 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 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我”. 杰利被伙伴们恶作剧地拉走,不允许他去报告“我”的家人,也不允许他独自来帮助 “我”. (二)研讨主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件事虽已过去了,但作者却从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试用文中的话表明这一哲理。怎样理解这一哲理? 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

7、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三)延伸拓展, 启发学生联想:我们生活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例证以爬山为例,将爬上山顶的大目标化为爬山途中一个个不小目标;以学习为例,树立短期目标,进而连缀成为长远目标 (四)提出希望 1.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后提出希望。 三、课堂小结:文章通过“我”的一次“脱险”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生活哲理:战胜一个一个的困难,一点一点地向前迈进,便能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这种哲理通过一个八岁孩子的经历证明了出来,其实,还有很多人的奋斗经历甚至自然界的某些现象都是对它极好的证明。学习本文,让学生多方搜集这种素材进行例证,能够对课文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对学生自己的成长也将更为有益。4、 作业布置:理解作者是如何怀念母亲的?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