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252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诗经【单元说明】这个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一为采薇,偏重抒情。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都相当丰富、复杂。离骚在课文里所节选的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屈原的伟大思想与人格有一定的了解。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出现时异军突起,衰落后很少再有人采用。不妨向学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引起他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作品,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诗三首包括涉

2、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为“古诗十九首”之一,产生于汉末,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不过,它的诗句仍具有自然质朴、不事雕饰的特点。短歌行是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归园田居(其一)在组诗归园田居中有总括的性质,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最鲜明,学生很容易把握,这对于他们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也是很有用处的。此外,归园田居和涉江采芙蓉之间形成了一个对比,可以大略看到文人五言诗写作技巧的发展。总的看来,这些作品,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有鸿篇巨制,也有短小之作;有四言、五言,还有骚体。其中,

3、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让学生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诗经是四言诗,由两个二字节拍构成诗句,读起来整齐而缺少变化;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由二字节奏和三字节奏组合,有的诗句是两个节拍,有的是三个节拍,上下句之间往往用“兮”字,读起来参差错落有变化而又不乏韵律感;五言诗也是二字节奏和三字节奏相组合,有两个节拍,读起来较活泼,韵律感强。第二,要分清诗经楚辞里特有的语助词、语气词等,否则容易造成理解错误。如“于嗟鸠兮”(语气词),“言既遂矣”(

4、助词),“静言思之”(助词),“薇亦作止”“岁亦莫止”(助词),“薇亦作止”“岁亦莫止”(语气词),“謇朝谇而夕替”(语气词),等等。第三,诗经两首和离骚里,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出现的频率高,给学生初步疏通诗意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匪我愆期”里的“愆”的意思,“将子无怒”里“将”的读音和意义,“忧心孔疚”中“疚”的意义,“偭规矩而改错”中“偭”的读音和意义等。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并把一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记住。这样做既是他们完成这两课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也对他们以后阅读诗经楚辞具有方法上的借鉴意义。第四,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出现了不少如揣摩精彩语句(

5、或诗句)、总结句式特点、体味精妙用词等题目。这些题目,让学生初步进入语言的内部,去探寻语言运用的奥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语感都很有好处。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是这套教材有意识的追求。第二单元第五,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的评价,要让学生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而不能凭自己的臆测乃至好恶去曲解作品。此外,本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时应以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为主,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重点2概括诗歌的内容重点3比兴手法重点4诗歌的情感【重点详解】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

6、要点解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一般占3分。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据。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如2013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 “沮 ” “诮”“梢”“峭”“辍”“拙”“绌

7、”“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四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五、考题类型有:(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考向】标准字音助读【例题】标注下面的字音蚩蚩( ) 愆期( ) 将子无怒( ) 垝垣( ) 载笑载言( ) 咎言( )桑葚( ) 陨落( ) 汤汤( ) 帷裳( ) 夙兴夜寐( ) 总角( )

8、 采薇( ) 靡室靡家( ) 玁狁( ) 归聘( ) 无盬( ) 不遑( ) 骙骙( ) 象弭鱼服( ) 霏霏( ) 四牡( )【答案】蚩蚩ch 愆期qin 将子无怒qing 垝垣guyun 载笑载言zi 咎言ji 桑葚shn 陨落yn 汤汤shng 帷裳wichng 夙兴夜寐smi 总角jio 采薇wi 靡室靡家m 玁狁xinyn 归聘pn 无盬g 不遑hung 骙骙ku 象弭鱼服m 霏霏fi 四牡m【名师点睛】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比起以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查方式,相对要简单一些。二、语音题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

9、初高中语文课本,其中包括课文中出现的较为生僻的汉字,如掎角之势的“掎”(j)就易误读成犄角的犄(j)。三、考查重点仍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习惯误读字、难读字。四、从题型来看,近年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有拼音形式的题型,即采用给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的形式;二是无拼音形式的题型,即将一些异形(或近形)同音(或近音)词语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辨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对点练习】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n) 静女其姝(sh) 修我矛戟(q)B静女其娈(lun) 乘彼垝垣(u) 与子同泽(z)C夙兴夜寐(

10、s) 隰则有泮(pn) 贻我彤管(y)D洵美且异(xn) 无与士耽(dn) 渐车帏裳(chn)重点2: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解读】概括诗歌的画面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对诗歌的画面进行简要的描述,概括诗歌创设的意境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考向】概括诗歌内容【例题】氓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从诗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答案】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女子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诗里颇为详细地写“氓”直接鲁莽的求婚方式、两人订下婚约的经过及两人充满浓

11、情蜜意的约会等,这表明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因为,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女子在心里珍藏着这些美好片段,它们在记忆里留存着鲜明的印象,连小细节都没有忘掉,女子从中感觉到幸福、甜蜜。然而,想起婚后生活,女子的幸福感渐渐被破坏掉了。贫苦、劳累对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丈夫的变心,整个人和从前不同了。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娘家的亲人也不同情她,反而嘲笑她。想到这里,女子伤心极了。伤心到极处,不由对“氓”产生怨愤的心理,伴随着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她和“”氓小时候就是玩伴,相处得很融洽,长大成人后对“氓”也非常信任,根本没想到他有一天会变心,这也就是当年她很快地答应他求婚的原因。思前想后,她对

12、“氓”反感到极点,只有和他断绝关系了。【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对点练习】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

13、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重点3:比兴手法【要点解读】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

14、,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考向】比兴手法【例题】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结构上: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内容上: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名师点睛】“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